[发明专利]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210.7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超;胡蝶;夏寅;郑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蓝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G07G1/00;G07G1/06;G07C11/00;H04M1/724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便捷 缴费 功能 医疗 自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包括医疗控制系统和手机控制系统,所述医疗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和身份验证单元,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约取号单元、就诊引导单元和自助缴费单元,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利用取号模块和叫号提示模块进行取号并等待提示,经过医师信息图表模块显示就诊医师的信息,同时信息存储模块可以在二次就诊时,直接进行快速显示就诊医师的信息,配合诊断数据输入模块、就诊安排模块和页面显示模块,可以直观显示诊断结果和诊断安排,智能化程度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
背景技术
患者完成一次就诊往往需要进行三次缴费(挂号费、检查费和药费),多的甚至四五次,需要反复排队缴费;随着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以及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手机自助缴费的可行性非常高,使用手机终端来缴费可以解决大多数患者排队缴费问题,并从根本上实现医院排队缴费的自助问题。
现有的医疗扣费一般是通过窗口排队支付,更为先进一些的是通过自助收费终端使用医院储值卡或银行卡进行支付,增设收费窗口和缴费终端会受到空间和成本的限制,并且无法直观显示诊断结果和诊断安排,智能化程度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医疗扣费一般是通过窗口排队支付或者自助收费终端使用医院储值卡或银行卡进行支付,受到空间和成本的限制,并且无法直观显示诊断结果和诊断安排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包括医疗控制系统和手机控制系统,所述医疗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和身份验证单元,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约取号单元、就诊引导单元和自助缴费单元,所述预约取号单元的输出端与就诊引导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就诊引导单元的输出端与自助缴费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就诊引导单元包括取号模块、叫号提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医师信息图表模块、信息存储模块、诊断数据输入模块、就诊安排模块和页面显示模块,所述取号模块的输出端与叫号提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叫号提示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医师信息图表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医师信息图表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信息存储模块和诊断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诊断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诊断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就诊安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就诊安排模块的输出端与页面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助缴费单元包括挂号单模块、单号扫描模块、账单分类显示单元、结算模块、第三方支付模块和凭证打印模块。
优选的,所述挂号单模块的输出端与单号扫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号扫描模块的输出端与账单分类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账单分类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结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结算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方支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方支付模块的输出端与凭证打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结算模块包括医院结算模块和社保结算模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便捷缴费功能的医疗自助扣费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蓝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蓝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