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3344.5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石祥文;鲁立;丁永三;杨佳;黄俊;徐忠峰;吕一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32;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7 | 代理人: | 吴丽娜 |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堆焊 技术 t23 水冷 现场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复方法为,采用手工GTAW堆焊方法,对受损管道表面堆焊焊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丝为ERNiCr3焊丝,焊丝直径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焊层厚度等于水冷壁管道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焊时,手工焊熄弧时间超过3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焊时,焊接热输入范围为4.8-9.6kJ/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堆焊技术的T23水冷壁现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焊时,钨极伸出长度3-5mm,弧长控制范围1-3mm,电流120-150A,焊接速度70-90mm/min,电压12-15V,保护气体流量10-15L/min,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33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用混凝土振动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幼苗培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