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活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2908.3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苗君莅;刘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23 | 分类号: | A23C9/123;A23C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张亦华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活菌酸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常温活菌酸奶所用原料包括蔗糖7‑8.5%、乳蛋白粉0.3‑2.3%、增稠剂0.3‑0.8%、嗜热链球菌0.002‑0.004%、植物乳杆菌0.00001‑0.001%,余量为原料乳,上述百分比为占原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将原料乳预热,加入蔗糖、乳蛋白粉、增稠剂,搅拌混合;(2)将步骤(1)中得到的物料均质、杀菌并冷却得到发酵基质;(3)在发酵基质中加入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至酸度达到发酵终点;(4)将步骤(3)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无菌灌装得到常温活菌酸奶产品。本发明克服了常温酸奶无活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同时克服了低温酸奶不能脱离冷链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乳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常温存放的活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酸奶以其良好的口感与生理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酸奶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食品。由于活菌本身具有益生作用,且发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因此酸奶不但具备牛奶的全部优点,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兼顾了发酵制品的所有益处。酸奶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食品,它的保健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道菌群,改善机体免疫系统,抑制肿瘤,降低胆固醇水平,抑制体内毒素,延缓机体衰老。
然而,由于我国幅原辽阔,各地经济基础和消费习惯存在很大差异,对于食品的销售方式和销售环境也千差万别。尽管活菌型的酸奶需要全程保持冷链,但目前有很多地区要么冷链运输无法达到,产品无法售卖过去;要么在售卖过程中无法保持冷藏环境,时常出现脱冷销售。而现在市售的所有活菌型低温酸奶,如果脱离冷链运输、销售,则很快会口感变酸至无法食用;同时产品乳清严重析出,状态破坏;活菌数也会降到极低、不符合国标对酸奶的要求;除乳酸菌外的其他污染菌增长,产品腐败。因此,限制了活菌酸奶的销售和普及。
目前各大厂商销售火爆的常温酸奶,虽然可以实现全程常温贮存,但产品中没有活性乳酸菌,越来越多的受到消费者的诟病。但鉴于乳酸菌常温下会在产品中不断发酵生长、从而破坏产品的组织状态和酸度,即形成了技术壁垒,致使至今没有活菌型酸奶的常温储存或脱冷运输、销售的产品出现。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常温下乳酸菌在酸奶中不断生长,致使产品状态、口感变差,产品无法常温化的问题,生产一款可常温贮存、运输、销售的活菌酸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活菌酸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中,常温活菌酸奶所用原料包括蔗糖7-8.5%、乳蛋白粉0.3-2.3%、增稠剂0.3-0.8%、嗜热链球菌0.002-0.004%、植物乳杆菌0.00001-0.001%,余量为原料乳,上述百分比为占原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
其中,原料乳为符合GB 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要求的原料乳。
原料中蛋白粉优选为全乳蛋白粉和/或乳清蛋白粉,更佳的为乳蛋白含量70-80%的全乳蛋白粉,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增稠剂优选的为变性淀粉、琼脂、果胶、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的嗜热链球菌是指特别筛选得到的、风味和后酸均符合本发明要求的菌株。所述嗜热链球菌优选为嗜热链球菌MS1。
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是指特别筛选得到的、对后酸影响极小、保证活菌数量、代谢产物对霉菌、酵母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所述植物乳杆菌优选为植物乳杆菌MP1。
并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1)将原料乳预热,加入蔗糖、乳蛋白粉、增稠剂,搅拌混合;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物料均质、杀菌并冷却得到发酵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2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