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快速拉挤成型的静态浸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1208.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明;王庆明;车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B15/12;B29B1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程茗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材料 快速 成型 静态 浸润 装置 | ||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快速拉挤成型的静态浸润装置,涉及铁路轨道材料装备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为浸胶腔,在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进纱口和出纱口;在所述浸胶腔内安装有若干平行的导纱杆,所述导纱杆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导纱杆与纱线的拉挤方向垂直。本发明能对预应力千斤顶移动并且角度可调,使预应力千斤顶安装方便简单,安全性高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材料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快速拉挤成型的静态浸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的拉挤工艺中,纤维纱线需要浸润树脂后,拉入模具中固化成型,传统的浸胶装备主要有两种形式:(1)第一种是开放式浸胶,即一个上端开口的浸胶槽,内盛放液体树脂,纤维纱线通过一些压辊压入槽内的树脂中,被牵引设备牵引拉出,可附带胶辊夹持,去除多余的树脂后,进入模具固化成型;这种浸胶槽容积较大,盛的树脂量较多,因此树脂必须要有足够长的适用期(即树脂的凝胶时间要足够长),否则在连续生产时,浸胶槽内的树脂会凝胶导致停产,所以这种开放式的浸胶槽多用于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而且这种浸胶槽的纤维纱线容量也是较为有限,一次最多可通过几百万特克斯的粗纱(特克斯,英文Tex,简称特,旧称公支,是一种线密度单位),假如生产较大尺寸的产品,只能多个浸胶槽并联安装满足需求,但是此种并联方式占用空间大,并且结构复杂。(2)第二种为封闭式浸胶盒,其结构通常为在拉挤模具的前端增加一个与模具一体化的腔体,将树脂通过管路注入该腔体内,纤维纱线穿过此腔体时,会被浸润,随后进入模具中固化成型;封闭式浸胶盒的优点是浸润距离短,适合于适用期短的树脂(即树脂具有凝胶时间较短),如聚氨酯树脂、快速型环氧树脂等,缺点是纤维只能从单一通道进入腔体,因此容量十分有限,一次最多可通过几百万特克斯粗纱,而且当通过纤维太多时,有限的容量使得浸润质量较差,造成废品率很高;此外,还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封闭式浸胶盒仅适用于树脂含量为18-25%的产品,例如树脂含量达到40-55%的复合枕木,该此结构无法适用。
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轨枕是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发泡树脂材料,经过拉挤复合模压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形复合材料轨枕,具有耐腐蚀、耐老化、吸水性极小、绝缘性能好、强度高以及具有木材同等的再加工性能。最早的聚氨酯轨枕是由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1975年研发的,这种复合枕木是一种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复合轨枕是以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发泡聚氨酯拉挤模压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受树脂适用期很短的限制,纤维浸润必须在300秒或更短时间内完成,由于单次通纱量较大(约1000万特克斯),因此以上两种浸胶装备均不能满足工艺需求,目前是采用人工揉搓的方式进行浸润操作,人工操作使得浸润效果极不稳定,造成废品率较高,生产效率低下,所以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此外,由于通纱量的限制,人工揉搓浸润的方式一般也只能生产较小尺寸的轻型枕木,比如地铁用的轻型枕木等,或者以分块粘接的方式生产大型重载枕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快速拉挤成型的静态浸润装置,能够在密闭的空间中,在较少树脂容量的情况下实现超大容量纤维在线浸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快速拉挤成型的静态浸润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为浸胶腔,在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进纱口和出纱口;在所述浸胶腔内安装有若干平行的导纱杆,所述导纱杆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导纱杆与纱线的拉挤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导纱杆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导纱杆上加工有一排均布的出胶孔,所述导纱杆的一端与注胶机枪头连通。在本发明中,导纱杆上设置有出胶孔,将传统的集中式注胶优化成分层注胶,使得纱线浸润的速度变快,浸润的通纱量以及浸润的效率大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1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点云的焊缝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热性PVC材料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