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9281.6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英;周锦松;冯蕾;魏立冬;李雅灿;景娟娟;聂博洋;徐丽;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视场 拼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包括两台红外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和三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实现两台红外光谱仪和三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拼接。两台红外光谱仪的视场拼接角为20°,采用了内八字的拼接结构,每台红外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对地的夹角分别为10°;三台可见光谱仪的视场拼接角为19°,其中一台可见光谱仪为补偿光谱仪,其安装法兰面对地平行,另外两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对地的夹角分别为9.5°。该结构采用框架式的铸造结构,满足了机载设计要求高轻度、轻量化的设计需求的情况下,满足了光谱仪宽视场的拼接,不同谱段成像光谱仪搭载也保证了整体设备满足了从可见到短波红外成像的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机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中,有效的信息获取成为决胜的前提和基础。单个的成像光谱仪视场范围有限,不能满足很多实际的需求。
在航空遥感信息获取应用中,飞机是主要的搭载平台,并逐渐向无人机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诸多的航空遥感信息获取手段中,利用普通相机可以获得目标的二维图像,以此了解目标的空间影像信息;利用光谱仪获得目标的光谱曲线,以此研究目标的物化特性;随着光谱成像技术的出现,将相机与光谱仪器进行结合,可以获得目标二维空间和一维光谱的图谱合一的光谱图像信息,可直接反映出被观测物体的几何影像和理化信息,实现对目标特性的综合探测感知与识别,具有其它遥感技术不可取代的优势。
因此,将光谱成像探测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平台来获取战场信息具有较强的技术先进性和现实意义,将极大提高航空遥感信息获取的水平,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照相机或光谱仪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现有技术中的光谱仪的视场拼接技术很难满足不同谱段光谱仪的视场拼接,且整体机构重量大,各种光谱仪拼接的布局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包括两台红外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和三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实现两台红外光谱仪和三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拼接。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满足了宽视场多谱段的视场需求设计,可以实现多谱段,大视场的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拼接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5为五台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其中:
1和5为红外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2、3、4为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成像视场拼接的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两台红外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和三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实现两台红外光谱仪和三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拼接。
两台红外光谱仪的视场拼接角为20°,采用了内八字的拼接结构,每台红外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对地的夹角分别为10°;
三台可见光谱仪的视场拼接角为19°,其中一台可见光谱仪为补偿光谱仪,其安装法兰面对地平行,另外两台可见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对地的夹角分别为9.5°。
该结构的材料选择ZL105。
该结构采用框架式的铸造结构,安装法兰面为加工面,中间补偿光谱仪的安装法兰面同时作为框架结构的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