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结构空场嗣后充填开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6611.6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郝显福;刘慧;柴衡山;焦满岱;王忠泉;何良军;陈小平;杨刚;刘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0;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小瑞 |
地址: | 7309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空场 嗣后 充填 开采 方法 | ||
1.一种大结构空场嗣后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在矿房、矿柱中间位置布置切割巷道,尺寸为2.8m×2.8m,切割巷道与阶段运输巷相通,施工完成后,在矿体上盘端部一侧,布置切割井,切割井尺寸为2.0m×3.0m;然后以切割井为自由面,在拉低巷道内布置上向垂直扇形炮孔分次爆破形成切割槽,切割槽宽度5m;
(2)切割槽布置完成后,即矿块的采准切割工程布置完成,在凿岩巷道内布置垂直于凿岩巷道的上向扇形孔,炮孔直径60mm,采用风动装药器进行粉装药,装药密度0.9kg/dm3,最小抵抗线1.5m,炮孔排距1.2m,孔距1.5m-2.1m,以切割槽为自由面进行爆破;
(3)回采底部结构采用采用“V”型堑沟,堑沟高度7.9m,角度为47°,在堑沟拉底巷道钻凿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形成“V”型堑沟,“V”型堑沟的形成可与各分段回采作业同步进行。断面规格2.8m×2.8m;
(4)在中深孔设计和爆破时,在最上分段时,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在矿房和间柱内留置直角等腰倒三角式矿柱,三角矿柱体积不小于150m3,保证上一中段主运输巷道的稳定利用和安全;
(5)中深孔爆破采用导爆管分段微差爆破,首次爆破2-3排炮孔,待补偿空间形成后,分2-3次爆完,每次爆完后大量出矿;
(6)采场通风线路为:新鲜风流经由斜坡道进入分段凿岩巷道,然后冲洗采场后经采场切割天井排至上中段水平,经回风大巷进入回风井,通往地表;
(7)每次爆破经充分通风排出炮烟后,利用运机自出矿平巷和出矿进路,将落入采场底部“V”型堑沟的崩落矿石装运卸入溜井;
(8)回采结束后,在底部的出矿巷道内布置充填挡墙,充填挡墙上安设滤水管。充填挡墙布置完成后,即开始对采场进行充填;
(9)矿柱回采结束后,采用高强度全尾砂胶结充填,待充填体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完成矿房回采工作,并进行充填,其中先高标号打底充填,第二层采用非胶结充填,第三层采用高标号接顶充填,打底层、接顶层充填体分段作为下一中段开采的顶柱、上一中段无轨设备的通道;
(10)多个矿柱和矿房可同时回采,但回采在时空顺序上须保证沿矿体走向方向矿房回采滞后间柱回采10-2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结构空场嗣后充填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回采为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66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雾化器和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卸压巷道式胶结充填采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