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界面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6455.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夏强;赵文政;林梅;张金康;温金保;唐修生;杜志芹;刘兴荣;祝烨然;徐志峰;王冬;付丹华;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38251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接缝 混凝土 界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界面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界面剂的组成包括粉料A组分和液料B组分,所述粉料A组分的成分组成为:超细水泥,粉煤灰微珠粉,细骨料,膨胀剂,保水剂;所述液料B组分的成分组成为:树脂乳液,聚羧酸减水剂,调凝剂,密实增强剂,水。本发明的界面剂可以对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废液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在提高湿接缝部位黏结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界面抗渗性能,防止接缝处出现渗水、泛碱等问题,对提高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施工效率和保障工程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界面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接缝是指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将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送至现场进行拼装,采用现浇混凝土把预制构件节段连成整体的接缝。由于湿接缝技术研究起步早,成本适中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然而,湿接缝是装配式建筑中的薄弱区域,往往出现开裂、渗水、泛碱等问题。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脱模剂,表面较为光滑,对湿接缝部位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会产生不利影响。凿毛处理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能会对接缝界面混凝土产生微裂缝等损伤。另外,现浇湿接缝混凝土与预制构件混凝土存在龄期差,收缩变形差异容易导致在湿接缝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界面出现黏结不牢、渗水、钢筋锈蚀等问题,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涂刷界面剂是改善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及耐久性能的常用手段,中国专利CN201810181771.3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专用界面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聚合物乳液改性水泥基材料。中国专利CN201911145232.5公开了一种界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具备粘结强度高、硬化时间长、耐低温性能等优点。但上述专利主要考虑界面剂的粘接强度,并未考虑实际应用场景下旧混凝土-界面剂-新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界面黏结强度和耐久性,在湿接缝部位新老混凝土非协调变形作用下,接缝界面开裂渗水风险仍然较高,极易引起结构耐久性不足。
综上,目前针对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界面剂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界面剂无法满足湿接缝新老混凝土界面高黏结强度和高耐久性的工程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界面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界面剂及制备方法,应用于湿接缝部位以提高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湿接缝混凝土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剂包括粉料A组分和液料B组分,
所述粉料A组分按重量份计算的成分组成为:
超细水泥450~600份,
粉煤灰微珠粉50~100份,
细骨料300~500份,
膨胀剂40~60份,
保水剂1~5份;
所述液料B组分按重量份计算的成分组成为:
树脂乳液400~600份,
聚羧酸系减水剂4~12份,
调凝剂2~6份,
密实增强剂10~30份,
水400~600份。
所述细骨料为40~70目石英砂与70~100目石英砂按质量比2:1混合得到;
所述保水剂为粘度20000~600000mPa·s的羟丙基纤维素醚;
所述调凝剂为质量比1:(0.5~1)的三聚磷酸钠与膦丁烷三羧酸混合物;
所述超细水泥为52.5级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700~800m2/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6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