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IS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46239.9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桃;江像评;达布希拉图;钱锦霞;李云鹏;咸立仁;郭景山;高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程文栋 |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is 气候变化 马铃薯 生长 脆弱 影响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IS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方法,步骤一,建立初级评价体系计划;步骤二,定量定性信息统计;步骤三,备选指标二轮筛选;步骤三,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敏感性指标包括气候敏感类指标和土地利用类指标两个一级指标,其中气候敏感类指标包括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无霜期和灾损量变化四个二级指标。应用气候适宜度变化的的反相效应作为评价气候敏感性的关键指标。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克服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GIS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 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是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进行研究, 很少对单一作物的脆弱性进行研究。不同作物对气候有不同的要求, 它们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也是不同的,故对单个作物脆弱性研究是一 个比较实用的研究方向,它能为农作物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农作物提出了脆弱性综合评价指 标体系,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选取的指标相对单一,方法有所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GIS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的脆弱性影响评价 方法,以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GIS的气候变化对马铃 薯生长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方法,步骤一,建立初级评价体系计划;步骤二,定 量定性信息统计;步骤三,备选指标二轮筛选;步骤三,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 体系。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确定两个要素层,分别为敏感性指标和适 应性指标。
优选的,所述敏感性指标包括气候敏感类指标和土地利用类指标 两个一级指标。
优选的,所述气候敏感类指标包括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 照适宜度、无霜期和灾损量变化四个二级指标。
优选的,所述土地利用类指标包括水土流失率和垦殖指数两个二 级指标。
优选的,所述适应性指标包括农业生产类指标和社会经济类指 标。
优选的,所述农业生产类指标包括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农作物)、 人均马铃薯耕地面积、人均马铃薯产量、马铃薯单产、农业机械化程 度和化肥施用量六个二级指标。
所述社会经济类指标包括人均农民纯收入、非农业总产值比重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二级指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敏感性指标包括气候 敏感类指标和土地利用类指标两个一级指标,其中气候敏感类指标包 括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无霜期和灾损量变化四个 二级指标。应用气候适宜度变化的的反相效应作为评价气候敏感性的 关键指标。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技术方法,克服局限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 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试验地选取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根据研究对象特点,参考前 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建立选取评价指标的三原则。分别为(1) 综合性原则:考虑各种影响因子和表示方式,建立多指标体系,进行 综合分析和评价。(2)主导性原则:突出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产脆 弱性影响的主导因素。(3)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作用大、敏感性强、 可操作性好的具体要素为指标,做到简洁、方便、有效和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未经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6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