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柱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45944.7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强;史策;姚善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5/08 | 分类号: | B01D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流 层析 捕获 蛋白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多柱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柱周期性逆流层析进行蛋白捕获,柱数大于等于3,所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设定的上样蛋白浓度和任意上样保留时间的条件下,进行一次蛋白穿透实验,得到蛋白穿透曲线;
步骤2,在目标设定的穿透百分比例下,积分穿透曲线,得到连续流层析的单柱载量,具体为:
式中,s为目标设定的穿透百分比例,A为通过积分穿透曲线到设定穿透百分比例s得到的连续流层析单柱载量(g/L),t为上样时间,t1_s为穿透到设定穿透百分比例s时的上样时间(min),cexp为上样蛋白浓度(g/L),c(t)是穿透的蛋白浓度(g/L),RTC为连续流层析连接上样的单柱保留时间(min);
并通过单柱载量建立连接上样时间和上样保留时间的线性关系;包括以下步骤:
将步骤2所得的单柱载量代入公式中,式中tC为连续流层析的连接上样时间(min),RTC为连续流层析连接上样的单柱保留时间(min),A为步骤2通过积分穿透曲线到目标设定穿透百分比例得到的连续流层析单柱载量(g/L),tCW为连续流层析过程的连接冲洗时间(min),cexp为上样蛋白浓度(g/L);通过上述公式即可得到连接上样时间tC和上样保留时间RTC的线性关系;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连接上样时间和上样保留时间的线性关系,求解设定的上样蛋白浓度和蛋白穿透百分比例下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最优操作柱数;包括以下步骤:
将步骤2所得连接上样时间tC和上样保留时间RTC的线性关系,在t-RT坐标系下绘制直线tC~RTC,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直线其中tCW为连续流层析过程的连接冲洗时间(min),tRR为连续流层析过程的洗脱再生时间(min),tRR包括淋洗、洗脱和再生时间的总和,N为操作柱数;通过调节N值,改变两条直线的交点位置,使交点所对应的上样保留时间位于设定的保留时间范围内;若只有一个N值满足上述条件,则此时N值即为设定的上样蛋白浓度、蛋白穿透百分比例下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最优操作柱数;若有两个及以上的N值满足上述条件,则选择其中最大的N值作为最优操作柱数;
步骤4,利用步骤2得到的连接上样时间和上样保留时间的线性关系,求解设定的上样蛋白浓度、蛋白穿透百分比例和最优操作柱数下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最优上样保留时间;
步骤5,利用步骤4所得的最优上样保留时间,求解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最大生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柱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设定穿透百分比例≥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柱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求解最优上样保留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将步骤2所得连接上样时间tC和上样保留时间RTC的线性关系方程和方程联立求解最优上样保留时间,式中tC为连续流层析的连接上样时间(min),tCW为连续流层析过程的连接冲洗时间(min),tRR为连续流层析过程的洗脱再生时间(min),tRR包括淋洗、洗脱和再生时间的总和,cexp为上样蛋白浓度(g/L),N为操作柱数;通过上述两个公式的联立求解即可得到在设定的上样蛋白浓度、蛋白穿透百分比例和最优操作柱数下连续流层析捕获蛋白的最优上样保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59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