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45530.4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高;张灿;李永红;贺孝宇;张成宇;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7B1/06 | 分类号: | D07B1/06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式压实股 钢丝绳 制造 方法 | ||
一种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制造方法,包括:钢丝绳外层股的捻距倍数控制在7.6~7.8,外层股的应力控制在+45度~+90度,即旋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外股外层丝与第一层丝,两者的直径之比为0.94~0.95;将填充丝的强度级别降低2~3个级别,以减低其反弹应力,促使成型更稳定。本发明通过缩小股的捻距倍数、降低填充丝强度级及增大外层丝直径等综合措施,达到解决生产过程中填充丝不外露,提高了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的生产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K25Fi、K29Fi”压实股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填充丝外露问题,尤其是在合绳过程中,经预变形器后,填充丝被挤压出来,无法归位,影响钢丝绳质量。
该类钢丝绳对工艺配丝、股应力控制及工艺装备等要求较高。捻股时,如果股应力控制不到位,在捻股时,便出现填充丝外露问题,严重的造成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在合绳过程中,经预变形器后填充丝被挤压出来,无法归位且影响钢丝绳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制造方法,包括:
钢丝绳外层股的捻距倍数控制在7.6~7.8 ,外层股的应力控制在+45度~+90度,即旋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
外股外层丝与第一层丝,两者的直径之比为0.94~0.95;
将填充丝的强度级别降低2~3个级别,以减低其反弹应力,促使成型更稳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缩小股的捻距倍数、降低填充丝强度级及增大外层丝直径等综合措施,达到解决生产过程中填充丝不外露,提高了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6XK25Fi-Φ28mm”钢丝绳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丝,2-第一层丝,3-填充丝,4-外股外层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填充式压实股钢丝绳制造方法,包括,
钢丝绳外层股的捻距倍数控制在7.6~7.8 ,外层股的应力控制在+45度~+90度,即旋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
外股外层丝4与第一层丝2,两者的直径之比为0.94~0.95;
将填充丝3的强度级别降低2~3个级别,以减低其反弹应力,促使成型更稳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6XK25Fi-Φ28mm”压实股钢丝绳生产过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外股的捻距倍数控制范围在7.6~7.8倍。
外股配丝工艺从里往外为:中心丝1直径 2.20 mm、强度级1770K;第一层丝2直径2.03 mm、强度级1770K;填充丝3直径0.86 mm、强度级1570K;外股外层丝3直径1.92 mm、强度级1770K。
捻股使用后变形器为150mm,分水平组和垂直组,股应力控制在+45度~+90度(旋转方向与股的捻向相同)。
合绳采用盘式预变形器,预变形器工作辊径为35mm,自然合成角度为23度。
预变形器参数为:辊端距为85%T(T为绳的实际捻距),压下量为1.3D(D为钢丝绳公称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5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
- 下一篇:用于扩径机的主油缸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