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45468.9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传华;汪斌;唐恺;吴小刚;秦柯;侯宜峰;郭广涛;赵骏;倪智伟;代永新;周玉新;赵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6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排水 斜槽 涵洞 联合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1)排水斜槽的封堵:自上游排水斜槽进水口处向排水斜槽内自下而上分别回填块石(3)、碎石(4)、瓜米石(5)进行封堵,在排水斜槽进水口设置一体式预制顶盖板(6);)排水涵洞的封堵:在排水涵洞出口至上游设置不小于5m长的分别由块石、碎石、瓜米石构成的反滤体,在排水涵洞封堵前在排水涵洞内预埋一定数量的用来引排排水斜槽及排水涵洞内渗水的PE排渗管,在排水涵洞出口处布置一道封闭混凝土拦挡墙。本发明基于“堵”、疏”原理封堵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工程量少,工程费用低,可有效杜绝或降低由于排洪系统封堵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矿库排洪系统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堵、疏原理的封堵尾矿库排洪系统的方法,可广泛适用于尾矿库老排洪系统、即将关闭尾矿库排洪系统的安全、有效封堵。
背景技术
排洪系统是尾矿库关键构筑物之一,对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排洪系统失效(无论是使用的还是封堵的)引起的尾矿库安全事故几乎占总事故的50%。有的尾矿堆积坝设计堆高超过100m,排洪任务由几期排洪系统依次承担,新的一期排洪系统正式启用前,必须对老的排洪系统进行安全有效的封堵。除此之外,尾矿库运行至设计服务年限后,需要进行闭库处理,对于即将关闭的尾矿库,由于原排洪系统受多年冲蚀、重压、剪切及地表沉降等作用,可靠性无法保证。为了有效地杜绝和降低由原埋设的排水构筑物质量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隐患和风险,这种隐患和风险主要表现为排洪系统的坍塌、损坏和漏沙等方面,也需要对老排洪系统进行安全有效的封堵,确保闭库后的尾矿库稳定及下游安全。由此可见,尾矿库排洪系统能否安全有效的封堵,直接影响着尾矿库的安危。
目前,尾矿库排洪系统的封堵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柔性封堵,即采用具有反滤功效的土工合成材料,如无纺土工布、砂砾石、碎石等人工合成或天然物料作为封堵体进行封堵,封堵后的排洪系统能拦截尾砂颗粒,使之在封堵体前或封堵体中沉积下来,而水能渗过封堵材料。但随着尾砂沉积厚度日益增加,封堵体透水性越来越差,渗水量逐渐减少,最终达到封堵的目的。第二种是刚性封堵,采用素混凝土、毛石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等刚性材料封堵,务求封堵严实,滴水不漏。
刚性封堵和柔性封堵这两种封堵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将排洪系统成功封堵。根据这两种封堵的原理,刚性封堵是自封堵结束后,尾砂和渗水就被挡在封堵体前,排洪系统出口务求滴水不漏;柔性封堵则是封堵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碎石、砾石、无纺土工布等反滤体就被细颗粒尾砂逐渐淤积,导致封堵体透水性越来越差,最终尾砂和渗水均被挡在封堵体前面。无论采用哪种封堵方式,排洪系统被封堵后,由于尾矿库内存在高水位,导致在封堵体处形成了巨大的水头,在这种高水头作用下,封堵体承受着巨大的水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水压可能会自行冲破封堵体,导致封堵失效,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刚性封堵和柔性封堵分别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以杜绝或降低封堵后因封堵体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导致封堵失效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及环境风险。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结合刚性封堵和柔性封堵方式,基于“堵”“疏”原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在排水斜槽与排水涵洞之间设有连接井,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1)排水斜槽的封堵
第一步:首先将排水斜槽的斜槽盖板全部盖上,并采用无纺土工布将斜槽盖板之间的空隙、斜槽盖板与排水斜槽之间的空隙填塞密实,防止尾砂通过空隙进入排水斜槽中,实现“漏水不漏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5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套圈外壁平面型加工的车削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