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频闪DALI调光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676.7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卢凯;郑榕龙;李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亚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4 | 分类号: | H05B45/34;H05B45/345;H05B45/325;H05B45/385;H05B45/36;H05B45/10;H05B47/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唐燕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频闪 dali 调光 驱动 电路 | ||
1.一种无频闪DALI调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EMC滤波整流电路、隔离开关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降压式恒压转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光耦隔离反馈电路、AD转换电路、DALI端防浪涌整流电路、第一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第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和光耦隔离传输数字信号电路,所述隔离开关电路分别与EMC滤波整流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分别与EMC滤波整流电路和光耦隔离反馈电路电连接,所述降压式恒压转换电路分别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和光耦隔离反馈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AD转换电路和光耦隔离传输数字信号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DALI端防浪涌整流电路和光耦隔离传输数字信号电路电连接,所述DALI端防浪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DALI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频闪DALI调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容C20、光耦二极管U2A和稳压芯片U7,所述稳压芯片U7的第一端分别与光耦二极管U2A的阴极和电容C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1的一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7的第三端分别与电阻R32的另一端和电阻R33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稳压芯片U7的第三端、电阻R32的另一端和电阻R3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光耦二极管U2A的阳极与电阻R3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频闪DALI调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式恒压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59、电阻R60、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68、电阻R69、电阻R70、电阻R71、电阻R72、电阻R73、电阻R85、电容C1、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8、电容C39、电容CX4、电容CX5、二极管D10、二极管D12、电感L6、变压器L4、接插件CON2、开关SW2、场效应管Q11和芯片U10;
所述芯片U10的第一引脚与场效应管Q11的栅极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60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1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容CX4的一端和电阻R6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四引脚分别与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X4的另一端、芯片U10的第十二引脚、电容C36的一端、电阻R61的一端、电阻R62的一端、电容C38的一端、电阻R63的一端、电容C39的一端、二极管D10的阳极、电阻R73的一端、二极管D12的阴极、电容CX5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开关SW2的第一端、开关SW2的第二端、开关SW2的第三端和开关SW2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X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电容C36的另一端和电阻R6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3的另一端和电容C39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九引脚分别与电容C37的一端和电容C38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十引脚与电阻R5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9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2的阳极、电阻R67的另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电阻R70的一端、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85的一端和变压器L4的初级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X5的另一端、变压器L4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和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0的第十三引脚与电容C3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6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1的源极、芯片U10的第十四引脚、电容C1的一端和二极管D10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73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L4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和变压器L4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均与接插件CON2电连接,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第八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9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第七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第六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5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第五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亚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亚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6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 下一篇:套袋机冷热切刀自动转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