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617.X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晖;杨坤;崔世云;曹小峰;张钦霞;施展;程相坤;邓杨;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44;C21D1/60;C21D8/06;C21D9/52;B2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拉钉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拉钉钢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一次拉拔;热处理:采用水浴淬火,淬火时改变淬火段长度,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二次中拉:拉拔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且最后道次压缩率控制在10%以内;除粉:拉拔后的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残余皂粉的清理;分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热处理时采用水浴淬火,更环保,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改变淬火段长度,较好控制钢丝性能;保证成品表面质量合格,有效降低直径超差问题;有效改善钢丝表面残余皂粉含量,制备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钉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拉钉钢作为铆钉原材料,应用广泛,但生产过程普遍比较粗放,且步骤冗长、效率低下。随着近几年钢丝生产工序的发展,下游工序逐渐意识到拉钉钢强度、直径、表面残余皂粉控制的重要性,继而对拉钉钢强度、直径、表面残余皂粉的要求逐渐提高,而传统工艺已基本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需求。
申请号为20151089788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丝绳及其拉丝方法,其制作的钢丝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其通过铅浴淬火,会有重金属离子排放,不环保,且钢丝的性能较难控制;申请号为20191041220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抗拉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其制作的钢丝抗拉强度高、柔韧性和耐磨性强,但其效率低,钢丝的性能也较难控制,另外,两个专利加工的钢丝表面残余皂粉较多,直径超差不良率高。需要提供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以有效控制钢丝性能、降低直径超差不良率、减少表面残余皂粉和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拉钉钢生产性能较难控制、直径超差不良率高、表面残余皂粉多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选择低碳钢盘条;
S2、一次拉拔:经过大拉拉拔将低碳钢盘条拉至直径为3.08-3.42mm;
S3、热处理:采用水浴淬火,淬火时改变淬火段长度,长度控制在300-600cm,确保钢丝强度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区间,且提高加工硬化率,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分段式加热杜绝钢丝脱碳异常;
S4、二次中拉:拉拔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且最后道次压缩率控制在10%以内,拉拔至直径为1.75-2.85mm;
S5、除粉:拉拔后的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残余皂粉的清理;
S6、分卷:二次中拉和除粉后直接进行分卷,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热处理时,燃气炉温度控制在900-1100℃,燃气炉分六个区,炉温工艺依次为985℃、1005℃、1025℃、1040℃、1005℃、980℃,钢丝在加热过程中,其内部组织由拉拔态转变为奥氏体,经过水浴过后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二次拉拔时,模具入口角度控制在9±1°,出口角度控制在90±5º,定径带长度控制在20-35%D,D为出口单丝直径,控制成品钢丝直径椭圆度在0.03mm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除粉箱为一长方体结构,除粉箱水平设置,包括除粉外壳,所述除粉外壳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毛毡,除粉外壳内部设置有弹簧刷,除粉箱的顶部均匀间隔开设有数个吹气孔,所述数个吹气孔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除粉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孔,所述排粉孔通过排粉通道与皂粉回收箱连通,所述皂粉回收箱设置于除粉外壳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宝钢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宝钢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近视智能座椅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远程操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