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557.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肖高越;曾谦;黄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1;G06F21/32;G06K9/00;G06K17/00;G06Q30/06;G07C9/00;G07C9/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工具 模式 管理 方法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人脸识别设备获取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在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验证时,控制工器具室的电控门开锁;通过第二人脸识别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控制所述通道门的RFID设备读取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并分别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由此通过设置人脸识别设备及RFID设备,实现自动身份验证及电力工具信息获取及合规性安全性检查,提高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的工作效率及电力工具借用信息精准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具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器具室内电力工具的使用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人工进行核对、数据的录入、查询等、基于人眼识别标识或用手持设备扫描条码二维码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极易出错,用户借还工具繁琐效率低体验很差,且电力工具的借用记录没有系统自动记录,信息回溯较难等,在时效性、准确性上难以满足电力工具精确管理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电力工具管理的工作效率及信息精准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系统,所述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系统包括工器具室、通道门及第一人脸识别设备和第二人脸识别设备,其中,所述通道门设有RFID设备,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设备设于工器具室门外侧,所述第二人脸识别设备设于工器具室门内侧,所述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人脸识别设备获取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在至少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验证时,控制工器具室的电控门开锁;
通过第二人脸识别设备依次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控制所述通道门的RFID设备读取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并分别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
若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则判断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试验周期状态是否正常;
若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试验周期状态正常,则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生成电力工具借用日志;或者,
若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试验周期状态不正常,则发出警告信息;
将所述电力工具借用日志存储至数据库,并将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更新为借出状态。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电力工具借用日志存储至数据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确定当前借用时间,并根据当前借用时间生成最短归还时间;
将所述最短归还时间及预设归还时间与所述目标用户借用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人脸识别设备,所述第二人脸识别设备设于工器具室门内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电力工具的标签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第二人脸识别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通过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目标用户借用的工具归还的操作,其中,进行目标用户借用的工具归还的操作时,若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在第一人脸识别设备通过验证,则响应目标用户借用的工具归还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