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制造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4312.9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丽斌;陈杰;曹京荥;王永强;李鸿泽;赖庆波;刘刚;李陈莹;谭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史俊军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流 热效应 制造 电缆 缓冲 缺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制造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方法,本发明对注水后的电缆进线电流热效应处理,可在电缆中制造缓冲层缺陷,能为研究电缆缓冲层缺陷发展机理提供足够的缺陷电缆样本,对于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制造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方法,属于高电压输电线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电网的输送容量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压XLPE电缆规模迅速增长,这对电缆线路的运维检修提出了更多挑战。由电缆缓冲层烧蚀引发电缆本体故障的案例陆续出现,通过对缓冲烧蚀典型故障案例的观察与分析发现,缓冲层上存在大量白斑,而目前研究对此种缺陷的发生机理并没有得到统一结论,因此对电缆缓冲层烧蚀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对此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时,利用存在缓冲层缺陷的电缆搭建实验平台是试验研究的基础,目前用于试验的缺陷电缆主要来源于退役的故障电缆,而故障电缆数量较少且无法确定电缆内部缺陷的严重程度,因此急需一种能在新电缆中制造缓冲层缺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制造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披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制造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缺陷长度,向相应长度的电缆段缓冲层注入适量的水;
对注水后的电缆进行若干次电流热效应处理,获得缓冲层缺陷的电缆;其中,每次电流热效应处理的过程为:
向注水后电缆的导体加载电流,直到达到预设时间;
响应于电流断开后导体温度恢复至电流加载之前,测量缓冲层湿度;
响应于缓冲层湿度在预设范围内,则一次电流热效应处理结束,否则继续加载预设时间的电流,直到缓冲层湿度在预设范围内。
根据预设缺陷长度,在相应长度的电缆段开设若干注水孔和湿度测量孔;通过连通注水孔的注水装置,向该电缆段缓冲层注入适量的水;通过嵌入湿度测量孔的湿度测量装置,测量缓冲层湿度;其中,注水孔和湿度测量孔的底端到达缓冲层。
向电缆段缓冲层注水的量为,
其中,V为注水量,r1、r2分别为电缆铝护套内径和缓冲层外径,L为预设缺陷长度。
对注水后的电缆进行若干次电流热效应处理,对注水孔和湿度测量孔进行修补,获得缓冲层缺陷的电缆。
剥离电缆两端导体的所有外层结构,通过与导体连接的电流源向导体加载电流,通过与导体连接的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导体温度。
在加载电流的过程中,周期性的测量导体温度,根据导体温度调整电流大小,使导体温度不超过阈值。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对注水后的电缆进线电流热效应处理,可在电缆中制造缓冲层缺陷,能为研究电缆缓冲层缺陷发展机理提供足够的缺陷电缆样本,对于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的结构图;
图2为开孔的示意图;
图3为注水的示意图;
图4为加载电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