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44004.6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尹雷;孙衍强;胡斌;何根华;肖时哲;任启超;唐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削 六工位 加工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中的一种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装置,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工位夹具;所述基台上还设有可移动的刀具座,所述刀具座上设有车刀组件,所述车刀组件上设有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车刀。同时本申请还设计该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本申请中的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装置及方法,采用车削来替代以往的铣削,刀具利用率高,可以一次进行多个零件的双R弧槽加工,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件加工的形位尺寸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零件车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方法,同时还涉及该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金属零件中具有R型弧槽结构,对于零件中R型弧槽的加工,以往都是采用铣床来铣削加工,速度较慢,刀具利用率不高,并且手动加工偏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对于R型弧槽的加工,其弧度精度要求高,手工参与度高的加工方法只能逐个加工产品,使得产品精度下降。
此外,对于具有对称R型弧槽结构的零件,除了单个R型弧槽需要满足精度要求外,两个R型弧槽彼此之间也需要达到对于的精度要求,传统的加工方法容易使产品精度不达标。
基于此,申请人对现有技术中的R型弧槽加工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零件的R弧槽车削加工,改变了以往的铣削加工方式,加工高精度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装置,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需要加工的零件放置在夹具的零件夹持工位上,若干个零件呈圆周均匀分布;S20:车刀移动到加工位置上,夹具转动,带动其上的零件圆周转动,车刀对转动过程中的零件进行车削加工,加工出一侧的R弧槽;S30:加工完成后,每一个零件都转动180°;S40:零件转动完成后,车刀移动到加工位置上,夹具转动,带动其上的零件圆周转动,车刀对转动过程中的零件进行车削加工,加工出另一侧的R弧槽。
以上为本申请中的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方法,采用车削来替代以往的铣削。常规的铣削加工中,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一层一层的铣削,效率低,刀片损耗大;本申请中,车削加工的车刀厚度跟R弧槽厚度同厚,一次车削即可,刀片无需移动,刀具利用率高,加工效率高,可以一次进行多个零件的双R弧槽加工。
本申请中的一种用于车削R弧槽的六工位加工装置,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工位夹具;所述基台上还设有可移动的刀具座,所述刀具座上设有车刀组件,所述车刀组件上设有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车刀。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工位夹具为圆盘状结构,该多工位夹具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用于插入零件的插孔;所述多工位夹具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下沉区,所述插孔置于该下沉区中,所述下沉区两侧的为台阶,所述台阶用于卡住零件,实现零件的定位。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工位夹具的内表面上设有凸台,所述插孔延伸至该凸台,且插孔设于所述凸台的外周上,且插孔外侧为敞口,该敞口的设置用于使夹紧装置抵在零件上,实现零件的定位。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中设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可收拢并抵在敞口上。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工位夹具设有六个插孔,可以同时加工六个零件,这样车削出来的R弧槽均为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