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林土壤修复治理用耐冲洗土工合成材料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3149.4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金亮;王华平;马建平;戴锁洪;柯福佑;江振林;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 | 分类号: | D01D5/08;D01D5/096;D01D5/16;D01F6/62;D01F11/0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兴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2 | 代理人: | 杜振军 |
地址: | 2142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林 土壤 修复 治理 冲洗 土工 合成 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林土壤修复治理用耐冲洗土工合成材料制备工艺,它包括将有光聚酯基础切片经过SSP系统两级固相增粘工序,得到高粘度聚酯切片;高粘度聚酯切片经螺杆挤压机挤压熔融,熔体经熔体管道输送到各纺丝位;经纺丝组件中喷丝板微孔喷出丝条;初生纤维经冷却成型、上油集束;再经过多级牵伸定型,其中在第二级牵伸前将混有高效复合修复剂的活化油剂进行上油;最后通过卷绕机卷绕成型,得到产品。本发明采用活化油剂上油的加工工艺,在涤纶工业丝纺丝加工的基础上,生产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固定作用,农药残留物具有催化降解作用的高性能涤纶工业丝,再由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织成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重金属、农药等超标的农林土壤的修复和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治理用土工合成材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
目前在农林牧地的修复方面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的方法。⑴物理修复法主要是应用在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上。根据土壤介质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污染物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包括:依据粒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依据分布、密度大小采用沉淀或离心分离;依据磁性特征采用磁分离手段:依据表面特性采用浮选法进行分离等。多数物理分离修复技术都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持续高产等优点,但是在具体分离过程中,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要求污染物与土壤颗粒的物理特征的差异显著,特别是当土壤中有较大比例的黏粒、粉粒和腐殖质存在时很难操作等等。并且不可避免的耗时、耗物,技术难度大,且难以根治或者难以达到深层次的对土壤修复治理的目的。⑵化学修复技术中不可避免的利用螯合剂、钝化剂等修复材料,通过提高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溶解性和它在液相中的可迁移性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化学淋洗技术主要围绕着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污染物,用螯合剂或酸处理重金属来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开展修复工作时,既可在原位进行修复,也可在异位进行修复。化学淋洗修复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污染物的治理,如重金属、放射性元素以及许多有机物,包括具有低辛烷/水分配系数的有机化合物、石油烃、羟基类化合物、易挥发有机物、PCBs以及多环芳烃等。但在修复过程中由于螯合剂或者钝化剂最终残留在土壤中,随着环境的变动导致迁移最终都会以污染物形式残留在土壤中,难以达到土壤有毒有害物质根治的目的。⑶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稳定化,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但生物修复技术时间长,且作物的针对性强,难以对有毒有害的农林土壤进行全方位的修复以及有害物质去除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农林土壤修复治理用耐冲洗土工合成材料制备工艺,采用活化油剂上油的加工工艺,在涤纶工业丝纺丝加工的基础上,生产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固定作用,农药残留物具有催化降解作用的高性能涤纶工业丝,再由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织成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重金属、农药等超标的农林土壤的修复和治理。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农林土壤修复治理用耐冲洗土工合成材料制备工艺,它包括将有光聚酯基础切片经过SSP系统两级固相增粘工序,得到高粘度聚酯切片;高粘度聚酯切片经螺杆挤压机挤压熔融,熔体经熔体管道输送到各纺丝位;经纺丝组件中喷丝板微孔喷出丝条;初生纤维经冷却成型、上油集束;再经过多级牵伸定型,其中在第二级牵伸前将混有高效复合修复剂的活化油剂进行上油;最后通过卷绕机卷绕成型,得到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有光聚酯基础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8左右。
进一步地,所述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1.08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3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