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路自断开型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43057.6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代美乐;杜彬彬;陈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美乐 |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502;H01R13/62;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海艳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断开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路自断开型电缆,属于电缆领域,一种短路自断开型电缆,通过电缆短路时产生的温度变化,促使着复位套内部设置的膨胀件发生膨胀,从而使得套位件在第二接件的内部向右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安装件脱离第一安装件的卡合连接,从而及时的切断其传输,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第一接件与第二接件通过磁吸的方式卡扣连接,方便在电缆遭受到破坏时,方便局部更换电缆,能够有效的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在限位球的内部注入抗冻液,限位球的柔性缓冲,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缆与传输件内部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缆与传输件之间的磨损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短路自断开型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导体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90℃,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
电缆导体短路即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回负极,容易烧坏电源;
但现有的电缆在遭受短路的时候,难以及时的切断连接,难以保证连接设备以及自身的安全,且在电缆的连接处使用下,容易发生弯折磨损,尤其在气温较低的状态下,损伤更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路自断开型电缆,它通过电缆短路时产生的温度变化,促使着复位套内部设置的膨胀件发生膨胀,从而使得套位件在第二接件的内部向右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安装件脱离第一安装件的卡合连接,从而及时的切断其传输,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第一接件与第二接件通过磁吸的方式卡扣连接,方便在电缆遭受到破坏时,方便局部更换电缆,能够有效的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在限位球的内部注入抗冻液,限位球的柔性缓冲,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缆与传输件内部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缆与传输件之间的磨损消耗。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短路自断开型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接件,所述第一接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吻合面板,所述吻合面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接件,所述第二接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件,所述第二传输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缆,所述第一传输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支撑件,所述第一柔性支撑件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柔性支撑件,所述第一接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丝,所述第一导热丝远离第一安装件的一端连接有导热安装件,所述导热安装件的右侧连接有加固轴,所述加固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丝,所述第二导热丝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传热件,所述传热件的右端连接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的外部设置有膨胀件,所述膨胀件的外侧连接有复位套,所述复位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位件,所述套位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接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块,所述第二磁吸块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磁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件包括粘接块,所述粘接块的内端固定安装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内部设置有抗冻液,通过设置的第一传输件,能够有效的对传输件与电缆连接处的稳定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块的内部材质为橡胶,且粘接块与密封膜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方便固定定位电缆的位置,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止拖拽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球的内部呈半球状结构,且限位球在第一传输件的内表面均匀设置,能够有效的起到低温下的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美乐,未经代美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3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