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梯钢丝绳的抗扭耐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309.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朱小云;车超超;丁明芳;李少弘;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6 | 分类号: | B66B11/06;B66B7/06;B66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吴绍群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电梯 钢丝绳 耐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钢丝绳的抗扭耐磨装置,所述家用电梯包括轿厢、钢丝绳、位于所述轿厢两侧的导轨;所述抗扭耐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顶端的连接件以及回转件;所述回转件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连,所述连接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回转件的腔体,且所述回转件能够在所述腔体中发生回转运动;所述轿厢顶部设置有卷筒,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设于所述卷筒,所述卷筒转动以使所述轿厢沿所述导轨上下运动。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将集中在钢丝绳端部的应力完全释放掉,从而防止钢丝绳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扭转变形,进而有利于提升钢丝绳的结构强度,以及电梯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梯钢丝绳的抗扭耐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住宅形式向高层楼房、别墅的趋势发展。在高层楼房的建设过程中,会单独设计电梯井道,大多使用曳引式电梯,具有相对完善独立的控制及运行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相对成熟;而在别墅这类低层建筑中,别墅的层高一般设计为两层或三层,大多数别墅中不会设计电梯,而且因为曳引式电梯的整套设备结构复杂,需要配备井道,会占用很大空间,考虑到占用空间问题和曳引式电梯的造价问题,大多数别墅中都没有安装电梯,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大,老年人居住在别墅中靠楼梯上下楼很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市场上对小型家用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现有技术中小型的家用电梯一般是在楼层之间设置一种无井道式的立式导轨,轿厢设置有牵引机构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导轨的顶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轿厢顶部。此外,轿厢的侧壁还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靴,以使轿厢在牵引机构和钢丝绳的牵引下沿导轨上下运动。
由于电梯轿厢内承载的人数不固定,乘员在轿厢内部的位置无法确定,因此轿厢在正常运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也是不均衡的,与轿厢相连接的钢丝绳同样无法受到较为均衡的力,从而很有可能使得钢丝绳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扭转。扭转现象的出现会进一步引起钢丝绳的应力集中,不利于钢丝绳强度的保持,进而影响电梯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电梯钢丝绳的抗扭耐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钢丝绳的抗扭耐磨装置,所述家用电梯包括轿厢、钢丝绳、位于所述轿厢两侧的导轨;所述抗扭耐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顶端的连接件以及回转件;所述回转件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连,所述连接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回转件的腔体,且所述回转件能够在所述腔体中发生回转运动;所述轿厢顶部设置有卷筒,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设于所述卷筒,所述卷筒转动以使所述轿厢沿所述导轨上下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体具有用于导引所述回转件进行回转运动的引导面,所述连接件为倒锥形筒,所述倒锥形筒的锥形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开设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连接孔,所述回转件表面两点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转件具有与所述引导面相接触的配合面,以及具有与所述引导面相分离的内凹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凹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形成有引导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转件为球形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卷筒由尼龙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弹性件和松动检测单元;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相连接以承载所述轿厢,所述松动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所述弹性件的形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