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0891.X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一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种 环境 隧道 施工 通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包括罩子,所述罩子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罩子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内壁的背面。本方案通过设置通风机构、第一清洁机构和第二清洁机构,当通风机构开始工作时,第一转轴便会带动的传动轮进行旋转,从而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的传动一起旋转,进而第二转轴被带动进行旋转,毛刷便能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扫,当第二转轴被带动时,第三转轴进而也被带动进行旋转,丝杠座便会在往复丝杠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清洁块便会被带动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洁,从而达到在进行通风工作的同时还能进行除尘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通风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是一种开设在地下的一种道路,主要分为地下隧道和矿山隧道,隧道因为需要连接不同的线路从而整体的长度较长且复杂蜿蜒,致使隧道中的空气的空气不便于循环,且隧道中来往的车辆许多,排除的车尾气无法分散,如果吸入大量的被污染的空气,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通常工人们都会在隧道中安装排风装置以便于疏通空气,但是现有的通风系统存在着在长时间进行通风工作后,装置内部的过滤网上会积满灰尘,从而使得装置的通风效果变差,无法进行良好的除尘效果,且现有的通风装置多为固定设置,不能对进行通风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无法安装在蜿蜒的隧道上。
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可以清除通风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保证通风效果,还可以改变吸风的角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包括:
罩子,所述罩子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罩子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内壁的背面,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通风机构,通风机构的一端与第一清洁机构的一端连通,第一清洁机构的一端与第二清洁机构的一端连通,所述罩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上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一端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有吸风嘴,吸风嘴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罩子的右侧面;
通风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传动轮;
其中,罩子内壁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另一个传动轮与第一清洁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锤头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锤底之间的测量结构,所述所述通风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转轴右端的扇叶,扇叶位于波纹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罩子内壁的上表面对应第一清洁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机构包括卡接在罩子内壁右侧面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传动辊,传动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柱,延伸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清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左端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二清洁机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清洁机构包括卡接在罩子内壁上表面的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下侧设置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卡接在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往复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杠座,丝杠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清洁块,清洁块位于第二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一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一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