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连续补液的电镀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40658.1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浩 |
| 主分类号: | C25D21/14 | 分类号: | C25D21/14;C25D21/10;C25D17/08;C25D1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 地址: | 745099 甘肃省庆阳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连续 补液 电镀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连续补液的电镀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待电镀工件进行挂件以及接通电镀阳极与阴极,然后加入电镀液并旋拧调节丝杠(135)、使浮球(133)的浮力与调节丝杠(135)的拉力保持平衡、达到感应电镀液浓度的目的,再开启传动设备(4)进行电镀、电镀过程中持续开启循环水泵(122)保持电镀液浓度均匀,同时,随着电镀过程的进行、电镀液浓度下降,通过感应装置(13)的感应、加药装置(2)的加药以及循环装置(12)的均匀混合对电镀液实现补液,最后完成电镀,先关闭传动设备(4)的电源,再关闭镀材金属阳极与电镀支架(3)阴极之间的电源。该方法自动化流水线程度高,电镀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连续补液的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目前,现有电镀工艺中,大多数操作需要人工进行,如电镀前的挂件与电镀后的取件,电镀过程中的上电、浓度检测以及补充电镀液等,整个工艺自动化程度低,且人工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工艺断点、导致工艺连续性低,浪费人力物力的同时增加了电镀操作时间;同时,现有技术的电镀工序多采用原工位挂件、将挂具及工件下放到电镀池、电镀完后升起挂具及工件、再取下挂具及工件,整体电镀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流水线生产。现有电镀工艺中还存在对于阳极不溶性金属的电镀(例如电镀铬),其需要消耗电镀池中的金属离子(即铬离子)完成电镀;为保证电镀质量以及效率,需要人工定期进行电镀液浓度的检测与补充,从而避免电镀因电镀液浓度降低而出现电镀效率下降、电镀质量低的问题;但人工补液一是存在无法精确、定量的实现所需电镀液浓度的补充,二是电镀液(如铬离子)多为重金属或有毒有害离子,容易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三是若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容易出现电镀液泄露或散失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针对目前的电镀工艺整体而言,其仍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下、无法完全实现流水线生产,大多工序仍依靠人力进行操作、操作效率低、精确性以及准确性低、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易造成人体健康损伤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连续补液的电镀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自动识别电镀液浓度以及补液、同时能够自动进行电镀上电等工序,减少人工反复靠近电镀池而导致的身体损伤以及环境污染;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准,电镀效率高、电镀质量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浩,未经董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