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样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40584.1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6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飞;刘瀚猛;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8/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赵林琳;辛鸣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对象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用于人工智能领域中。采样对象确定方法包括:通过应用的用户的总数目和采样比例,确定采样数目;按照应用的版本的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至少一个版本,至少一个版本的用户的数目和大于等于采样数目;以及在至少一个版本的用户中,将采样数目的用户确定为采样对象。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容易地确定能够用于针对应用进行有代表性的性能评估的采样对象,使得能够通过针对应用对确定的采样对象进行性能评估来准确地反映应用的新发布版本带来的性能变化,不仅有助于应用发布者对应用进行升级和改进,也有助于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采样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应用性能评估领域中。
背景技术
移动应用是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应用具有新版本发布频繁、多版本共存等特点。为了对移动应用、尤其是移动应用的最新版本进行新能评估,在每次针对移动应用发布新版本之后,需要对所发布的移动应用的“最新版本”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使得能够准确地评估“最新版本”整体的性能、体验等产品效果,这些产品效果例如可以包括移动应用启动成功率、移动应用启动速度、移动应用导致的白屏率以及移动应用的渲染成功率等。
然而,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在移动应用的新版本发布之后,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机型的移动设备更新移动应用的先后顺序是不一样的。例如,安装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通常是高端机先更新,安装苹果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则正好相反,通常是低端机先更新。由于高端机的性能会比低端机的性能更好,因此安装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的数据表现是先好后坏,安装苹果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是先坏后好,这将会造成统计数据的较大波动,从而对针对移动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整体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带来了很大挑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采样对象确定方法,包括:通过应用的用户的总数目和采样比例,确定采样数目;按照应用的版本的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至少一个版本,至少一个版本的用户的数目和大于等于采样数目;以及在至少一个版本的用户中,将采样数目的用户确定为采样对象。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采样对象确定装置,包括:采样数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应用的用户的总数目和采样比例,确定采样数目;版本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按照应用的版本的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至少一个版本,至少一个版本的用户的数目和大于等于采样数目;以及采样对象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版本的用户中,将采样数目的用户确定为采样对象。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利用根据本申请的技术,可以容易地确定能够用于针对应用进行有代表性的性能评估的采样对象,使得能够通过针对应用对确定的采样对象进行性能评估来准确地反映应用的新发布版本带来的性能变化,不仅有助于应用发布者对应用进行升级和改进,也有助于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