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作业用的组合式塔吊基础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40422.8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金锦阳;杨熠欣;艾雪飞;杨小伟;曾宪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42;E02D5/3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张朋飞 |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作业 组合式 塔吊 基础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作业用的组合式塔吊基础,包括塔吊上平台、塔吊下平台、钢格构柱和支撑桩,塔吊上平台位于塔吊下平台的上方,钢格构柱安装在塔吊上平台和塔吊下平台之间,支撑桩的数量至少为五个,其中四个支撑桩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塔吊下平台底部的四个角上,其他的支撑桩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塔吊下平台底部的中部,钢格构柱的轴线应与支撑桩的轴线重合,钢格构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桩上。本方案提高了组合式塔吊基础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作业用的组合式塔吊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大型深基坑不断涌现,担负着基坑内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的大型机械(塔吊)由于地形条件狭小的限制往往需要布置在地下室里面,但是按照常规的塔吊基础形式则无法在坑内安装塔吊,此时需要采用逆作法组合式塔吊基础对塔吊进行安装。
现目前,组合式塔吊基础通常为四桩平台,也就是传统的组合式塔吊基础通常包括塔吊上平台、塔吊下平台、钢格构柱和四根支撑桩,四根支撑桩分别对整个组合式塔吊基础的四个角位置进行支撑。其中支撑桩通常为压灌桩,由于压灌桩的施工工艺尚目前还在发展阶段,技术不是很成熟,故受到压灌桩施工工艺局限性的影响,现目前的组合式塔吊基础的稳定性不是很高,组合式塔吊基础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深基坑作业用的组合式塔吊基础,以提高组合式塔吊基础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深基坑作业用的组合式塔吊基础,包括塔吊上平台、塔吊下平台、钢格构柱和支撑桩,塔吊上平台位于塔吊下平台的上方,钢格构柱安装在塔吊上平台和塔吊下平台之间,支撑桩的数量至少为五个,其中四个支撑桩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塔吊下平台底部的四个角上,其他的支撑桩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塔吊下平台底部的中部,钢格构柱的轴线应与支撑桩的轴线重合,钢格构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桩上。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1、钢格构柱位于塔吊上平台和塔吊下平台之间,钢格构柱是塔吊上平台和塔吊下平台之间的传力构件,故钢格构柱受力较大,而本方案中钢格构柱和支撑桩固定连接在一起,钢格构柱和轴线和支撑桩的轴线重合,这样钢格构柱所受的力能够直接向下传递给支撑桩,从而减少了塔吊下平台的受力,有利于使整个组合式塔吊基础更加的稳定。
2、本方案中支撑桩的数量至少为五个,相比现有的四桩平台,增加了支撑桩的数量,其中四个支撑桩和钢格构柱在对塔吊下平台四角和塔吊上平台的四角进行支撑时,其他多余的支撑桩和钢格构柱能够分别对塔吊下平台的中部和塔吊上平台的中部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塔吊上平台和塔吊下平台被支撑的部位变多,塔吊上平台和塔吊下平台所承受的力能够分散到更多支撑桩和钢格构柱上,进而提高了组合式塔吊基础的稳定性,这样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更加的安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钢格构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塔吊上平台的底部上。由此,钢格构柱的顶端不会穿过塔吊上平台,钢格构柱的顶端与塔吊上平台的底部相抵,对塔吊上平台提供支撑力,从而使得塔吊上平台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钢格构柱的底端插入到支撑桩中,并和支撑桩浇筑在一起。由此,通过将钢格构柱的底端插入到支撑桩中,并将钢格构柱的底端和支撑桩浇筑在一起,使得钢格构柱和支撑桩连接的更加牢固。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桩为钻孔压灌桩。相比其他类型的桩,钻孔压灌桩在施工时具有无需水泥浆或者泥浆护壁、施工效率高、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施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钻孔压灌桩的桩径较小,稳定性不高,而通过在压灌桩加上钢格构柱的形式,将钢格构柱和压灌桩浇筑在一起,钢格构柱提高了压灌桩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压灌桩的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钢格构柱包括多个缀条和四个角钢,四个角钢拼成方形结构,缀条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角钢之间。由此,通过缀条实现了相邻的角钢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