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损抽取贝类血液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9529.0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国;任国梁;黄永波;夏青;段海宝;柳佳玲;史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01K6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白京萍 |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取 贝类 血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抽取贝类血液的方法,选取健康且外观完好的个体;对选取的个体称量体重,计算安全抽血量;用宝石切割机在其厚闭壳肌上方开一小孔;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插入青蛤厚闭壳肌处0.5‑1cm抽取血液,控制抽血量;将抽完血的个体放回干净海水中养殖,水里添加抗生素;根据青蛤恢复情况与实验需要确定下次抽血时间。本方法解决了传统养殖育种时亲本死亡所造成的实验数据丢失,可以在亲本还存活时就对亲本抽取血液提取所需数据,且不会影响亲本的后续生长。与传统的致死性取样方法相比,低损伤抽取贝类血液,规避了对实验动物造成大的损伤,在濒危动物资源保护、经济物种全基因选择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贝类血液抽取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损抽取贝类血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抽取贝类血液的方式大多是通过破坏贝类组织结构的方式,达到获取贝类血液的目的。这些方法大多会破坏贝类的外套膜,导致贝类在短时间内死亡。现有技术并不能完成对亲本个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学期取样,导致实验效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损抽取贝类血液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损抽取贝类血液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健康且外观完好的个体;
步骤二:对选取的个体称量体重,计算安全抽血量;
步骤三:用宝石切割机在其厚闭壳肌上方开一小孔;
步骤四: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插入青蛤厚闭壳肌处0.5-1cm抽取血液,控制抽血量;
步骤五:将抽完血的个体放回干净海水中养殖,水里添加抗生素;
步骤六:根据青蛤恢复情况与实验需要确定下次抽血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的小孔直径为0.3-0.6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的海水为灭菌处理后的海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解决了传统养殖育种时亲本死亡所造成的实验数据丢失,可以在亲本还存活时就对亲本抽取血液提取所需数据,且不会影响亲本的后续生长。与传统的致死性取样方法相比,低损伤抽取贝类血液,规避了对实验动物造成大的损伤,在濒危动物资源保护、经济物种全基因选择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方法可以多次重复取血(取安全抽血量不会影响贝类之后的生长发育);采取贝类血液可以进行提取遗传物质,测定血清中酶活等实验;可以在同一只贝类上测定不同时期的生理指标,避免了个体差异,提高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对青蛤血液进行抽取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青蛤的抽血量与青蛤的重量的直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损抽取贝类血液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健康且外观完好的个体;
步骤二:对选取的个体称量体重,计算安全抽血量;
步骤三:用宝石切割机在其厚闭壳肌上方开一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斑马鱼炎症性肠病模型筛选药效物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钮防脱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