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道或泵体内的防卤水结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9499.3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军;李文杨;司长青;张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体内 卤水 结晶 结构 | ||
一种用于管道或泵体内的防卤水结晶结构,包括泵体,在所述的泵体的管壁内侧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为环状板件结构,支撑板的外圆壁紧贴管壁的内壁,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半透膜。所述的泵体的吸入室处的管壁上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处连接淡水输入设备。所述的半透膜上设有纳米孔,纳米孔孔径为10‑900nm。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解决管道或泵体内卤水结晶问题的同时,进一步解决现有防卤水结晶技术中存在的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更加简单的结构,避免卤水结晶,保证卤水输送通道的正常运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修施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管道或泵体内的防卤水结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输卤泵及输卤管道由于输送的卤水比重大、浓度高,在输送过程中,会有结晶颗粒盐析出,其结晶颗粒盐会吸附在泵进口流道内表面、泵体流道、输送管道内壁等处,使管道很快被堵塞,容易发生腐蚀,同时可能引起泵的汽蚀和振动,严重影响泵的正常使用,所以必须进行及时清理。除垢采用较多的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法去除卤水结晶一般是人工清洗,用淡水冲刷,需要停工并拆卸泵体与管道,费时费力并难以去除干净。化学法是添加阻垢剂、除垢剂阻止结晶形成并长大,需要仔细筛选试剂种类,所需成本较高,除结晶效果不稳定。
现有的中国专利“防止盐卤输送管道结垢的方法及装置”(授权号CN 102060312A)解决了盐卤管道结垢问题,其主要依靠在输送前对卤水进行处理,以使卤水满足输送要求,虽然其能够解决管道内的结垢问题,但其采用是“预处理”的方式,其预处理所需要投入的处理、检测设备成本无法避免;
现有的中国专利“一种高温卤水防结晶控制装置”(授权号CN101598009B)解决了现有高温卤水在盐卤开采过程中的结晶问题,与大多数现有技术相同,该专利中的解决方式为依靠向管道内冲水进行清洗以避免卤水在管壁上残留,虽然其能够解决结晶问题,但淡水冲洗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另一方面需要作业暂停后才能够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或泵体内的防卤水结晶结构,能够在解决管道或泵体内卤水结晶问题的同时,进一步解决现有防卤水结晶技术中存在的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更加简单的结构,避免卤水结晶,保证卤水输送通道的正常运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道或泵体内的防卤水结晶结构,包括泵体,在所述的泵体的管壁内侧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为环状板件结构,支撑板的外圆壁紧贴管壁的内壁,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半透膜。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泵体的吸入室处的管壁上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处连接淡水输入设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半透膜上设有纳米孔,纳米孔孔径为10-900n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多个断口,断口处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连接断口两侧的支撑板部分。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半透膜与管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内的压力大于半透膜内侧的压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或泵体内的防卤水结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管道与泵体输送卤水时,管道与泵体接触卤水的壁面始终处于被淡水微润的状态,将卤水饱和度维持在低水平,从根源上阻止卤水在壁面结晶,阻断效果明显;
(2)管道和泵体投入使用后不必再进行停工拆卸清洗,省去了结晶体的清洗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卤水输送效率;
(3)大大延长了设备的连续运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维护保养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壁细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