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热管网虚拟储能的配电网供电能力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9481.3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梁;迟福建;刘洪;张雪菲;何星瑭;徐晶;李娟;张章;李桂鑫;王哲;孙阔;夏冬;罗涛;祁彦鹏;杨帆;赵长伟;李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4;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管网 虚拟 配电网 供电 能力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冷热管网虚拟储能的配电网供电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冷热负荷用户舒适度模型以及冷热管网虚拟储能模型,并获取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以及热管网时滞热量;
基于热管网时滞热量获取热管网时滞热量所需的电能;
判定所述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是否在阈值之内;
若在,则获取主变压器负载率以及馈线负载率,构建供电能力目标函数,并基于所述热管网时滞热量所需的电能、主变压器负载率以及馈线负载率构建约束条件,获取供电能力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ΓPMV(t)—t时刻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
Tin(t)—t时刻的室内温度;
Icl—人体所着衣物服装热阻;
采用如下公式获取热管网时滞热量:
QVS—热管网时滞热量;
Cw—热水的比热容;
Tin—流入管道水的温度;
Tout—流出管道水的温度;
fin—流入管道水的流量;
fout—流出管道水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获取热管网时滞热量所需的电能:
QVS=ηVSPVS;
QVS—热管网时滞热量;
PVS—产生管网时滞热量所需要消耗的电能;
ηVS—电制热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获取供电能力目标函数:
psc—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
Ci—第i台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Li—第i台主变压器的负载率;
Li=PE,i+PVS,i+PEH,i;
PE,i—第i台主变压器所带的纯电负荷功率;
PVS,i—第i台主变压器由于产生管网时滞热量所需要消耗的电能;
PEH,i—第i台主变压器所带的电制热负荷功率;
约束条件具体包括:
1)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约束-1≤ΓPMV(t)≤1;
2)负载率约束:
0≤Li≤1;
0≤Liq≤1;
第i台主变压器的负载率;
Liq—第i台主变压器的相连的第q条馈线负载率;
3)线路与变压器关联约束:
Ciq—与第i台主变相连的第q条馈线的额定容量。
5.一种冷热管网虚拟储能的配电网供电能力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冷热负荷用户舒适度模型以及冷热管网虚拟储能模型,并获取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以及热管网时滞热量;
电能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热管网时滞热量获取热管网时滞热量所需的电能;
供电能力获取模块:用于判定所述热感平均标度预测指标是否在阈值之内;
若在,则获取主变压器负载率以及馈线负载率,构建供电能力目标函数,并基于所述热管网时滞热量所需的电能、主变压器负载率以及馈线负载率构建约束条件,获取供电能力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4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