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持续加料的数控机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8712.9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黑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14 | 分类号: | B23Q7/14;B23Q11/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沈红星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持续 加料 数控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加料的数控机床,属于机床技术领域。一种可持续加料的数控机床,包括:第一输料机构,还包括:分置于第一输料机构一侧的第二输料机构、刀具机构、设置于第一输料机构上方的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输料机构一端的废料收集机构、第一降温机构、第二降温机构,本发明可进行持续输料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且通过磁化水进行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避免了液态水腐蚀金属,提高了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持续加料的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在加工时不能持续加工,由于输料不及时在加工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导致加工效率降低,且现有的机床在长时间工作时,由于摩擦导致高温,有可能导致高温使金属形变,影响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机床不能稳定持续输料且加工时的高温影响零件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加料的数控机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持续加料的数控机床,包括:第一输料机构,还包括:分置于第一输料机构一侧的第二输料机构、刀具机构、设置于第一输料机构上方的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输料机构一端的废料收集机构、第一降温机构、第二降温机构;
所述的第一输料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匹配设置于安装壳体内腔的螺旋片、同轴穿设于螺旋片内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的螺旋片沿螺旋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毛坯的安置孔,安置孔内壁设置有防滑阻尼层,安置孔轴线方向平行第一转轴,安装壳体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悬置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转轴,第一连接板垂直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背离螺旋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与第一转轴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转轴同轴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内部中空,第一转轴背离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动力机构;
所述的第一转轴同轴开设有贯穿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腔开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平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匹配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圆周壁设置有与第一键槽匹配的第一平键,第一转轴临近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同轴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上述的第一螺纹杆一端匹配设置于第一螺纹孔内,且第一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与螺旋片匹配,旋转轴背离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二挡块;
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背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第三连接板、设置于第三连接板顶面且与第三连接板平行的第一滑槽、匹配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的滑块,所述的第三连接板延伸方向平行第一转轴,所述的滑块顶部设置有与旋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开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设置有与第二挡块对应的第一挡块,旋转轴设置有第二挡块的一端匹配设置于安置槽内,第一电机背离旋转轴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背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五连接板;
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的第二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背离螺旋片一侧的第六连接板、设置于第六连接板上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伸入第一螺纹杆内腔,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滑动连接件与第一螺纹杆活动连接,滑动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螺纹杆内腔的第二键槽、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与第二键槽匹配的第二平键。
优选地,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螺旋片上方的悬臂、设置于悬臂输出端的竖直向下延伸的液压缸、设置于液压缸底部的转运构件,设置于转运构件一侧的夹持转动构件、推送构件;
所述的转运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液压缸底部的转运壳体、水平开设于转运壳体底部的进料孔、竖直开设于转运壳体内部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与进料孔连通,进料孔内设置有与毛坯相匹配的第一磁铁,第三滑槽顶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底部设置有与第三滑槽匹配的升降滑块,升降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毛坯形状相适应的抓取槽,抓取槽内匹配设置有弧形磁铁,转运壳体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中部水平设置有与第三滑槽连通的空心筒,空心筒内设置有第五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黑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黑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8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保湿口罩
- 下一篇: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轨道动态精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