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送料打捆机及其打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8252.X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璧县泰顺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F15/04 | 分类号: | A01F15/04;A01F15/10;A01F15/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李蕾 |
| 地址: | 234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打捆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送料打捆机及其打捆方法,包括进料箱、出料箱和滑环,所述进料箱的前侧面转动安装有传送棍,所述进料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中间转轴,所述滑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料板,所述出料箱对称安装在进料箱的外部两侧,所述出料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通过中间电动伸缩杆与底板相互连接,所述圆盘通过底部推杆与中间推杆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滑环固定安装在进料箱的内部,所述进料箱的内部两侧转动安装有送料杆和下部推料板。该双向送料打捆机及其打捆方法,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双向传送物料,提高物料输送效率,且该装置中设置有连续打包结构,提高出料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送料打捆机及其打捆方法。
背景技术
打捆机通常用于打包稻草、秸秆等,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农业废料,秸秆等物料堆积在农田中收集工作量较大,并且不利于后期农业种植,人工收集秸秆效率较低,并且人工收集的秸秆物质松散,不利于后期对秸秆移动和处理,机械打捆机可以自动化收集打包秸秆等,减轻人工的工作量。
随着打捆机的不断加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1.现有的一些打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双向传送物料,单一方向物料传送打包效率较低,并且物料收集口容易被物料堵塞。
2.且现有的一些打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连续性对物料进行打包处理,物料出料速度较慢。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双向送料打捆机及其打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送料打捆机及其打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些打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双向传送物料,单一方向物料传送打包效率较低,并且物料收集口容易被物料堵塞,且现有的一些打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连续性对物料进行打包处理,物料出料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送料打捆机,包括进料箱、出料箱和滑环,所述进料箱的前侧面转动安装有传送棍,且进料箱的前侧开设有进料口,并且进料箱的内部两侧对称预留有连通槽,所述进料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中间转轴,且进料箱的内部上端焊接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料板,且压料板的下端焊接有定位杆,所述出料箱对称安装在进料箱的外部两侧,且出料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打结器,并且出料箱的下端开设有穿槽,所述出料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筒,且转筒的下端焊接有弯钩,并且弯钩通过打包绳与打结器相互连接,同时出料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通过中间电动伸缩杆与底板相互连接,且底板的两侧均通过弹性伸缩杆与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进料箱的内侧预留有侧边滑槽,且进料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侧边转轴,并且侧边转轴通过传动杆与中间转轴相互连接,同时侧边转轴的上表面焊接有圆盘,所述圆盘通过底部推杆与中间推杆的一端相互连接,且中间推杆的另一端与顶部推杆相互连接,所述滑环固定安装在进料箱的内部,且进料箱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并且传动齿轮外侧面固定安装有侧边杆,同时侧边杆的侧面通过侧边电动伸缩杆与上部推料板相互连接,所述进料箱的内部两侧转动安装有送料杆和下部推料板。
优选的,所述传送棍在进料箱的前侧设置有2个,且2个传送棍之间交错设置,并且上端的传送棍与进料口的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压料板与进料箱组成伸缩结构,且压料板通过滑杆与固定块组成滑动结构,并且压料板与定位杆为一体化结构,同时定位杆与中间转轴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料箱通过连通槽与进料箱组成相互连通结构,且连通槽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弯钩等间距在转筒的侧面设置有5个,且弯钩的位置与打结器和穿槽的位置相互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璧县泰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灵璧县泰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8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