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7802.6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军;匡双鸽;彭刚;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全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1/00 | 分类号: | H04B11/00;G10L19/00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数据传输 方法 计算机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发送端输出的音频数据存储在第一发送存储器中;并且,获取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根据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将第一发送存储器的数据存储在第二发送存储器中,第二发送存储器所存储的各通道的音频数据均包含有传输线标记以及传输线时序标记;根据各通道的音频数据对应的传输线标记以及传输线时序标记,将各通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第二接收存储器,并根据各通道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将第二接收存储器的音频数据重映射后存储至第一接收存储器。本发明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减少音频数据重新排序时软件的开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计算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智能电子设备具有播放音频的功能,因此,电子设备需要实现音频数据的传输。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字音频传输标准是由飞利浦公司专门为数字音频设备制定的I2S(集成电路内置音频总线)串行总线接口,这种串行接口由位时钟BCLK、帧时钟LRCK、串行数据输入SDI、串行数据输出SDO定义了数字音频数据的传输格式。这种串行接口实现了立体声(左声道、右声道)传输的规范,能传输双声道的数据。
通常,不管是左声道还是右声道的音频数据均包含有多个通道的音频数据,多个通道的音频数据需要通过多根不同的传输线进行传输。由于音频处理的需要,有时候从机只需要接收部分通道的音频数据,并且对所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重新排序的操作,这种情况则需要通过软件程序对所需要接收的音频数据进行截取处理,这样就增加了软件对音频数据处理的时间,并且导致音频数据处理时间较长。例如,公开号为CN 10691198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传输多声道音频数据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是通过TDM协议进行音频数据的传输,例如对特定的通道的音频数据进行使能,使能的通道对应的音频数据则按照预设的顺序被接收。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从机接收到音频数据后,通过软件实现音频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重排序,导致软件对音频数据处理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从重新排序并且减少软件运行时间的语音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语音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将发送端输出的音频数据存储在第一发送存储器中;并且,获取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根据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将第一发送存储器的数据存储在第二发送存储器中,第二发送存储器所存储的各通道的音频数据均包含有传输线标记以及传输线时序标记;根据各通道的音频数据对应的传输线标记以及传输线时序标记,将各通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第二接收存储器,并根据各通道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将第二接收存储器的音频数据重映射后存储至第一接收存储器。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音频数据发送前,通过各通道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序可以实现对音频数据重新排序,音频接收器接收到的音频数据是重新排序后的音频数据,这样,如果仅仅需要对部分的音频数据进行传输,或者对部分音频数据进行特殊处理,通过对音频数据的重新排序可以实现特定通道的音频数据的特殊处理。
由于对音频数据的排序并不是在从机上通过软件程序实现,通过多个存储器对音频数据进行特定顺序的存储,可以简单的实现音频数据的排序,避免从机接收到音频数据后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音频数据的重新排序,提高音频数据的处理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将音频数据传输至第二接收存储器包括:根据各音频数据对应的传输线标记以及传输线时序标记确定每一音频数据的传输线以及在该传输线上的传输时序,将各通道的音频数据通过对应的传输线按照该传输线上的传输时序发送至第二接收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全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全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