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7214.2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翟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惠英 |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284;E04B1/61;E04B1/90;E04B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节能 建筑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包括板材本体(1)、加强筋(5)、第三凹槽(9)和螺栓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2),且加固层(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的下方安装有加强筋(5),且加强筋(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件(7),所述板材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8),所述第三凹槽(9)开设于板材本体(1)的内部右侧,所述板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0)和第三限位件(12),且第三限位件(12)设置于第二限位件(10)的中间,并且第二限位件(10)和第一限位件(8)上均开设有螺栓孔(11),所述支撑件(7)的正中间设置有安装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2)和板材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加固层(2)为混凝土材质,并且加固层(2)和加强筋(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同时加固层(2)和加强筋(5)之间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和加固层(2)的连接方式为螺栓,且固定架(6)和支撑件(7)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并且支撑件(7)的顶端和加强筋(5)之间存在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包括防腐层(701)、隔音层(702)和耐热层(703),且防腐层(701)设置于隔音层(702)的外侧,并且隔音层(702)设置于耐热层(70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701)、隔音层(702)和耐热层(703)均设置有2组,且2组防腐层(701)、隔音层(702)和耐热层(703)关于支撑件(7)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同时防腐层(701)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隔音层(702)为防火隔音板,且耐热层(703)为聚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0)和第三限位件(12)分别与板材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二限位件(10)和第三限位件(12)的尺寸分别与第二凹槽(4)和第一凹槽(3)的尺寸相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且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力弹簧(1303),所述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杆(1304),且限位杆(1304)分别与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之间安装有第二弹力弹簧(1305),所述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均通过第一卡槽(1307)和连接件(1306)相连接,且第一卡槽(1307)开设于连接件(1306)的内部,并且第一卡槽(1307)和第二卡槽(1308)相连接,所述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的顶端均设置有拨块(13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之间通过第一弹力弹簧(1303)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分别与安装件(13)为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分别与限位杆(1304)为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热节能建筑板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安装件(13)进行拼接,即工作人员将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上的2个拨块(1309)拉动,使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相互靠近,对第一弹力弹簧(1303)进行挤压,缩短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之间的距离;
S2:将缩短距离后的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一起插入连接件(1306)内部的第一卡槽(1307)中,当工作人员在插入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的时候,限位杆(1304)会与第一卡槽(1307)接触,从而在第二弹力弹簧(1305)的作用下,使限位杆(1304)转动,与第一插杆(1301)相靠近,这样可以确保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与第一卡槽(1307)之间的正常安装;
S3:当限位杆(1304)与第一卡槽(1307)相互错开后,在第二弹力弹簧(1305)的复位作用下,限位杆(1304)转动至初始位置,从而使限位杆(1304)卡合进第二卡槽(1308)中,这样可以使第一插杆(1301)和第二插杆(1302)在第一卡槽(1307)中卡合的更加牢固,确保后期使用时的稳定性;
S4:安装件(13)拼接好后,工作人员将安装件(13)焊接于支撑件(7)的内部,并且将支撑件(7)和固定架(6)之间进行粘接,由于支撑件(7)包括防腐层(701)、隔音层(702)和耐热层(703),且防腐层(701)、隔音层(702)和耐热层(703)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并且防腐层(701)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而隔音层(702)为防火隔音板,耐热层(703)为聚苯板,从而可以在后期使用时,增加支撑件(7)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提高了支撑件(7)的隔音效果和隔热效果,使整个板材本体(1)在使用时性能更好,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有效隔绝外部高温的进入,也可以防止室内温度的流失;
S5:支撑件(7)安装好后,工作人员将加强筋(5)焊接在加固层(2)之间,对加固层(2)进行支撑,其中加固层(2)为混凝土构成,因此可以保证整个板材本体(1)使用时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
S6:在加固层(2)上开设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9),然后将另一块同样结构的板材本体(1)底部的第二限位件(10)和第三限位件(12)分别与第二凹槽(4)和第一凹槽(3)进行卡合,并且将螺栓旋转进第二限位件(10)上的螺栓孔(11)内,完成板材本体(1)上下方向的拼接;
S7:再准备一块同样结构的板材本体(1),且将其左侧的第一限位件(8)与第一块板材本体(1)上的第三凹槽(9)进行卡合,并且将准备好的螺栓旋转进第一限位件(8)上的螺栓孔(11)内,从而完成板材本体(1)左右方向的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惠英,未经翟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2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