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刀切削刃与阀芯的夹角精密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6996.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黄祥辉;安庆龙;蔡晓江;明伟伟;周如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15/26 | 分类号: | B23Q1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刀 切削 夹角 精密 定位 装置 | ||
一种车刀切削刃与阀芯的夹角精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床床身上且依次连接的三维移动平台、手动旋转台、车刀夹持组件、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和单晶金刚石车刀,其中:待处理阀芯通过机床两顶尖固定设置于机床床身上并正对单晶金刚石车刀切削刃;本发明具有结构模块化、可重配性高、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够大幅减少辅助工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高精度机械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车刀切削刃与阀芯的夹角精密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阀是伺服控制执行系统的核心元件,它通过阀芯与阀套的配合将电信号转化并放大为液压信号,在航空航天等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阀芯工作棱边完整性要求极高,钝圆半径小于0.5μm,毛刺高度小于1μm。现有技术有通过专用磨床上装配去毛刺设备以进行阀芯工作棱边加工,但在去毛刺设备安装过程中金刚石车刀切削刃与阀芯母线存在的夹角问题并没有被考虑。初始安装时通过人工手动调试来保证切削刃与母线平行,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难以保证。角度偏差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会对工作棱边钝圆半径产生严重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该工艺装置目前缺乏一套精准控制车刀与阀芯母线角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车刀切削刃与阀芯的夹角精密定位装置,具有结构模块化、可重配性高、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够大幅减少辅助工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刀切削刃与阀芯的夹角精密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床床身上且依次连接的三维移动平台、手动旋转台、车刀夹持组件、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和单晶金刚石车刀,其中:待处理阀芯通过机床两顶尖固定设置于机床床身上并正对单晶金刚石车刀切削刃。
所述的三维移动平台包括:互相垂直的三个运动模组,其中:X轴运动模组底座固定在第一转接板上,Y轴运动模组固定在X轴运作模组上,Z轴升降台通过螺钉固定在Y轴运动模组上。
所述的车刀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转接板、第三转接板、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底座、单晶金刚石车刀与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固定座和单晶金刚石车刀,其中:第二转接板与手动旋转平台相连,第三转接板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二转接板相连,第三转接板与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底座通过螺钉相连,单晶金刚石车刀与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固定座与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底座通过螺栓相连,单晶金刚石车刀与单晶金刚石车刀与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固定座通过螺钉相连。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手工金刚石车刀切削刃角度设置问题,实现精度0.5°的精准控制金刚石车刀切削刃与阀芯夹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 面剖视图;
图4为金刚石车刀切削刃于阀芯母线夹角计算原理图;
图中:机床床身1、第一转接板2、X轴运动模组3、Y轴运动模组4、Z轴运动平台5、手动旋转台6、第二转接板7、螺钉8、第三转接板9、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10、单晶金刚石车刀11、活动顶尖12、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底座13、单晶金刚石车刀与光谱共聚焦位移传感器固定座14、电液伺服阀阀芯15、固定顶尖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6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饱和自醒型水面油污吸附板
- 下一篇:一种防止运输管状物惯性撞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