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6863.0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毛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22 | 分类号: | C08J5/22;C08L27/18;C08L61/24;C08L5/08;C08L1/04;C08L91/06;C08L71/02;C08K13/04;C08K7/00;C08K3/04;C08K3/34;C08K3/00;C08K5/09;C08K5/057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6280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分子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全氟磺酸树脂92-135份、脲醛树脂20-40份、壳聚糖12-23份、微晶纤维素6-10份、石墨烯微片1-2份、纳米碳化硅8-13份、堇青石粉6-15份、纳米陶瓷粉8-12份、氯化石蜡5-9份、硬脂酸7-1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7-1.3份、三甲基硅醇钾4-6份、乙醇锌1.6-3.5份;
所述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全氟磺酸树脂、脲醛树脂升温后熔融后得到液体胶料,然后将氯化石蜡和硬脂酸加入到液体胶料中,继续升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将微晶纤维素、石墨烯微片、纳米碳化硅、堇青石粉、纳米陶瓷粉混合均匀,升温后搅拌,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三甲基硅醇钾、乙醇锌混合均匀,升温后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改性填料;
S3:将步骤S1制得的基料、步骤S2制得的表面改性填料和壳聚糖升温后搅拌,接着于挤出机中,高温剪切,塑化,搅拌,共混,得到混合熔体,然后将熔体输送至模头中,在急速冷辊上冷却固化,得到片材,然后进行双向拉伸,萃取,热定型后得到高分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全氟磺酸树脂115份、脲醛树脂32份、壳聚糖18份、微晶纤维素9份、石墨烯微片1.6份、纳米碳化硅10份、堇青石粉9份、纳米陶瓷粉10份、氯化石蜡8份、硬脂酸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三甲基硅醇钾5份、乙醇锌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全氟磺酸树脂、脲醛树脂升温至135-152℃后熔融后得到液体胶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氯化石蜡和硬脂酸加入到液体胶料中,继续升温至172-185℃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的转速为1200-140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的转速为1200-1400r/min下搅拌0.7-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三甲基硅醇钾、乙醇锌混合均匀,升温至140-156℃后于1100-1300r/min转速搅拌1.5-2.5h,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改性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步骤S1制得的基料、步骤S2制得的表面改性填料和壳聚糖升温至132-145℃后于1000-1200r/min转速搅拌1-1.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于136-154℃塑化8-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6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