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增温增湿的食用菌培养废料有机肥发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6643.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 |
主分类号: | C05F17/964 | 分类号: | C05F17/964;C05F17/986;C05F17/70;C05F17/60;C0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温 食用菌 培养 废料 有机肥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增温增湿的食用菌培养废料有机肥发酵池,包括发酵池本本体、中央处理系统以及固定连接于发酵池本体内壁正面和背面两侧之间的隔板,所述发酵池本体内壁的底板设置有增温机构,所述发酵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增湿机构,所述增湿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发酵池技术领域。该可增温增湿的食用菌培养废料有机肥发酵池,可实现对发酵池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监测,并对内部的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调节,提高了有机肥的发酵效率和质量,且对发酵池内部的物料进行翻转搅动,使得物料均匀充分发酵,可满足有机肥实际的发酵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发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增温增湿的食用菌培养废料有机肥发酵池。
背景技术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在培养食用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废料,而这些废料中还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因此将这些废料放入发酵池内部发酵从而生成利于农作物的有机肥是很有必要的,有机肥在发酵的过程中,发酵池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对有机肥的发酵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有发酵池内部没有针对温湿度的调节机构,同时内部物料的堆积也很难实现温湿度的及时控制,降低了有机肥的发酵效率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增温增湿的食用菌培养废料有机肥发酵池,解决了现有发酵池内部没有针对温湿度的调节机构,同时内部物料的堆积也很难实现温湿度的及时控制,降低了有机肥发酵效率和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增温增湿的食用菌培养废料有机肥发酵池,包括发酵池本本体、中央处理系统以及固定连接于发酵池本体内壁正面和背面两侧之间的隔板,所述发酵池本体内壁的底板设置有增温机构,所述发酵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增湿机构。
所述增湿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竖板与发酵池本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框内壁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搅动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动杆,所述第一搅动杆和第二搅动杆的底端均依次贯穿支撑板和发酵池本体并延伸至发酵池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搅动杆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灌嘴,所述支撑板内部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分水管的顶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增温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棒,所述固定块的底部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发酵池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电加热棒表面的顶部与隔板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通过矩形板与发酵池本体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底部通过活动块与发酵池本体的顶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酵池本体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均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未经王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6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