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插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5642.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勇;吴震;唐海;周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插件结构,包括插件组件和对插件,且插件组件为多个;插件外腔上设有多个插孔位和用于安装插件组件的多个插接槽,锁止扳手包括两条扳手纵臂和一条扳手横臂,两条所述扳手纵臂的一端分别与扳手横臂的两端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插件外腔的左右两侧铰接连接,扳手横臂上设有与插件外腔外壁配合作用的锁紧装置;扳手纵臂与插件外腔的连接端设有弧形槽,当锁止扳手转动时,与位于弧形槽运动轨迹上的固定点不发生干涉;插件外腔插入对插件内,对插件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弧形槽配合锁止的锁止销。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线束插件锁止机构可靠性低导致的功能失效以及组件配置不灵活导致的冗余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线束插接件,具体涉及一种线束插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汽车上的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从而需要大量线束接插件来连接各个电器零部件,来实现电器功能的协同工作,满足系统功能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现有插件通常是一个插件作为一个整体,不可拆分组合,在配置功能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冗余浪费比较明显,不够经济,插件只带有一次锁止机构,而且锁片外围没有保护机构,一次锁止机构可靠性相对较低,使用中容易损坏,造成功能失效。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线束插件,整个插件由具有弹性形变特性的锁片A和插件主体B组成,在拔出插件时,用手将锁片A向插件主体B方向按压,当锁片A靠近插件主体B时,插件即可顺利拔出,插件孔位C有28个,如果由于功能配置原因,该插件只有几个插件孔位C被使用,则剩余的插件孔位C则被浪费,经济性低,灵活组合性不强,当插件插接到位时,锁片卡台D与零部件紧密接合,构成锁止,当按压锁片A时,锁片卡台D则与零部件配合部位脱离,锁止解除,插件顺利拔出,由于锁片A没有被保护,而且整个插件只有一个锁片,也即只能行成一次锁止,当锁片A损坏时,则插件松脱,功能失效。
设计一种插件锁止牢固可靠、配置组合使用灵活且经济适用的线束插件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插件结构,插件锁止牢固可靠、配置组合使用灵活且经济适用,解决现有线束插件锁止机构可靠性低导致的功能失效以及组件配置不灵活导致的冗余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线束插件结构,包括插件组件和对插件,还包括插件外腔和锁止扳手,且所述插件组件为多个;所述插件外腔上设有多个插孔位和用于安装插件组件的多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和插件组件上设有相互配合限位的卡接结构。
所述锁止扳手包括两条扳手纵臂和一条扳手横臂,两条所述扳手纵臂的一端分别与扳手横臂的两端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插件外腔的左右两侧铰接连接,所述扳手横臂绕着扳手纵臂与插件外腔的铰接点转动,且所述扳手横臂上设有与插件外腔外壁配合作用的锁紧装置;所述扳手纵臂与插件外腔的连接端设有弧形槽,当锁止扳手转动时,与位于弧形槽运动轨迹上的固定点不发生干涉。
所述对插件为腔体结构,所述插件外腔插入对插件内,所述对插件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弧形槽配合锁止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垂直于对插件侧壁固定设置,随着锁止扳手的转动,所述锁止销与弧形槽锁止或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台和卡接槽,所述卡接凸台设置在插接槽内壁上的竖直凹槽内,且所述竖直凹槽的侧壁与插接槽连通,其顶部开口;所述卡接凸台的下部与竖直凹槽底部连接,所述卡接凸台上部凸出到插接槽内,且凸出部分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卡接槽位于插件组件上。
所述卡接凸台设置在侧壁与插接槽连通的竖直凹槽内,所述卡接凸台的下部与竖直凹槽底部连接,所述卡接凸台上部凸出到插接槽内,且凸出部分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卡接槽位于插件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外腔的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两个限位轴,两所述限位轴位于插件外腔与扳手纵臂铰接点的两侧,且两限位轴的连线与插件外腔的底面平行;所述扳手纵臂上设有弧形孔,所述限位轴伸入弧形孔内,使其锁止扳手转动到最高处时,锁止销位于弧形槽的开口处,插件外腔能从对插件中直接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生物体认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