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压保护电路及电源芯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5604.6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3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平;贾生龙;刘彬;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电源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电源芯片,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流基准模块、过压检测模块、比较器模块、滤除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不仅可以提高过压触发点的一致性,而且具有宽检测电压、滞回功能、能鉴别高压毛刺信号而避免电路误动作、以及可精确检测芯片输出过压的过压保护的功能,从而能够应用于输出高电压的升压芯片中。本发明的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噪声低的优点,可以提高电源芯片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电源芯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对应用于升压型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芯片来说,其电路连接方式为:芯片内部的N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率管的漏极连接电感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NMOS功率管的源极连接地,开关电源芯片根据反馈端采样到的电压实时调整,实现升压,并稳定输出的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出现上分压电阻开路,开关电源芯片反馈引脚接地,造成开关电源芯片无法有效检测输出端电压状态,或者肖特基二极管开路造成储能电感没有放电回路,输出端电压没有达到预定值,开关电源芯片反馈端采样的信号低于预定值,导致芯片工作在最大占空比状态;若开关电源芯片没有内置过压保护功能,或者过压保护功能性能较差,则会造成输出端电压不断升高,导致开关电源芯片损坏。为了保护开关电源芯片,防止因异常状态造成开关电源芯片的输出电压不断升高,进而导致芯片损坏的情况,需要一套稳定可靠、精度高的过压保护电路。
在开关电源芯片中,尤其是在升压型的开关电源芯片工作时,为了将输出电压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避免开关电源芯片输出过高电压对电路及负载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在开关电源芯片内部集成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实现当开关电源芯片输出过压时及时将输出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功能。
然而在现有的过压保护电路中,该电路的过压触发点的一致性较差。而为了能够保证量产的芯片均可使用,需要把过压触发点设置较高,这样设置需要使用更高耐压的NMOS功率管,于是造成性能差、成本高的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使其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噪声低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可以提高过压触发点的一致性,具有宽检测电压、滞回功能、能鉴别高压毛刺信号而避免电路误动作、以及可精确检测芯片输出过压的过压保护的功能,从而能够应用于输出高电压的升压芯片中,以进一步提高电源芯片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用于一电源芯片,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流基准模块,用以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提供基准电流;过压检测模块,产生第一输出电压;比较器模块,连接所述过压检测模块,所述比较器模块用以分别接收作为第一输入电压的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第二输入电压,比较所述第一输入电压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电压,并根据比较结果产生作为第二输出电压的第一信号;滤除模块,连接所述比较器模块,用以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号是否包含毛刺信号,若是,则所述第一信号在对应所述毛刺信号处被传送至接地端,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产生相应的第三输出电压;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用以接收所述第三输出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产生一第二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二信号触发保护所述电源芯片;所述电流基准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供电端;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滤除模块包括:脉冲信号触发单元,用以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同步产生脉冲信号后执行计时操作;判断单元,用以判断所述第一信号是否为有效;以及滤除单元,用以当判断出所述第一信号为无效时,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输送至接地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