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522.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斌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A61F2/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软骨 填充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与下页,在使用时,袋体套设于上页上,并通过下页夹紧,袋体内表面与上页的顶面形成塑形腔,以填充软骨颗粒,袋体的开口端能够收紧闭合。本发明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临床上的有效包裹、修剪、塑形,并能够实现可吸收,对提高鼻整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操作难度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
背景技术
采用自体软骨颗粒植入的鼻整形手术,在整形外科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临床上多用自体筋膜来包裹软骨颗粒,不仅增加了手术部位和创伤部位,而且筋膜的大小受限、软滑不易包裹,给操作和塑形带来困难。因此,非常需要安全、合理、方便、并且是可以降解吸收的的辅助器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该填充器能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适应性的修剪,以达到使用时的有效塑形。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
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与下页,在使用时,袋体套设于上页上,并通过下页夹紧,袋体内表面与上页的顶面形成塑形腔,以填充软骨颗粒,袋体的开口端能够收紧闭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夹对应于鼻尖部一侧开设卡槽,以收紧袋体开口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页与下页两者对应于鼻尖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能够张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夹与袋体均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夹在使用时能够被修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为管状软薄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临床上的有效包裹、修剪、塑形,并能够实现可吸收,对提高鼻整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操作难度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片夹的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片夹平展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5中,包括上页101、下页102、卡槽103、窄端104、滋养孔105、袋体201、塑形腔301等。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201,片夹呈鞍形长片状,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片夹一头宽一头窄,片夹窄端与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201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105。
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101与下页102,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与鼻梁骨的有效贴合,片夹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柔软性,能够在临床根据需要进行修剪。
在使用时,袋体201套设于上页101上,并通过下页102夹紧,袋体201的开口端朝向窄端104,即对应于鼻尖部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斌,未经徐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 下一篇:同体集成智能汽车电子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