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导管矢量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5122.0 | 申请日: | 202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宋保维;潘光;董华超;夏辉;金志辉;安小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16 | 分类号: | B63G8/16;B63C1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导管 矢量 推进器 | ||
1.一种分体导管矢量推进器,包括主导管和副导管,所述主导管同轴设置于推进器螺旋桨的外围,所述副导管同轴设置于主导管的尾端外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副导管为扇形的圆弧板,多个副导管分别通过固定机构铰接于所述主导管的外缘;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多个所述电机沿周向均布于主导管内壁上,与所述副导管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齿轮同轴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杆与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副导管的大圆弧端中部铰接,其另一端与齿条杆的一端铰接,组成曲柄连杆结构;所述齿条杆与所述齿轮啮合,通过电机驱动齿轮旋转,转化为齿条杆的轴向运动,同时带动副导管绕铰接的轴向转动,最终改变螺旋桨出流方向;
所述主导管和副导管之间的开缝宽度不超过回转体导管壁厚的20%;
所述主导管和副导管之间的开缝角度为与螺旋桨轴向成30°-90°;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和两个铰接杆,两个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主导管的外缘;两个所述铰接杆分别固定于副导管大圆弧一端的两侧,与主导管上的固定座位置相对应,并相互铰接,实现副导管与主导管的铰接,两个固定铰支座的连线即副导管转动的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导管矢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导管的轴向总长度不大于螺旋桨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导管矢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和副导管有一个完整的回转体导管分割而成,所述副导管的数量为4的整数倍,由所述回转体导管尾端的收口圆环结构分割而成,每个副导管的边角处均为圆角,防止相邻副导管之间的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导管矢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和副导管之间的开缝位置位于回转体导管的中部与尾部之间,副导管的轴向长度不少于回转体导管总长度的20%,不多于导管总长度的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导管矢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管的转动角度范围是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1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