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技术桥梁电子安全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045.9 | 申请日: | 202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8B21/18;G08B5/36;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桥梁 电子 安全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5G技术桥梁电子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电子安全预警装置和电子安全预警方法,电子预警装置包括桥墩、光伏太阳能板、激光测距仪、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数据显示屏、摄像头、警示灯和限行杆,无线发射器通过无线电与无线接收器形成连接,无线接收器通过导电线与数据显示屏形成数据连接。电子安全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监测:通过激光测距仪进行对桥体发生的位移进行监测;S2.数据发生:激光测距仪监测的数据通过无线发射器发生给无线接收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激光测距仪能够对桥梁发生的位移进行监测,便于监测人员实时了解桥梁的使用情况,提高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监管的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5G技术桥梁电子安全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现有桥梁技术运行过程、车辆正常通过桥梁运行平稳、桥梁支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使用和车辆超载桥梁无法保证安全运行、大批超载车队行驶、桥梁难易承担重负、久而久之、带病运行、加之正常老化、桥梁支座巡检无法保证时时在线监测、尤其地质灾害的破坏力无法抗拒、最终桥毁人亡、建筑领域人员众多、建筑位移无法预警事故频发。
中国专利号CN111335186A提供一种转体桥梁安全监测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预警平台,对转体桥梁的各个构件进行建模,将拟建建筑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不同施工阶段下转体桥梁受力、变形情况,并进行全桥的施工期间状态分析,给出施工监测数据的理论参考值;给出桥梁各个阶段施工监测数据的理论参考值,根据施工监测技术要求与转体桥施工监测的重、难点,开展对施工期间监测工作,与仿真数据对比分析;求得转体系统的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摩阻力偶距;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位置构件的安全度进行颜色区分显示,同时自动将危险信号传输。本发明实现施工工序的可视化,施工监测点、仿真数据、监测数据的查看。
现有的桥梁,不具有对桥梁发生的位移进行监测功能,不便于监测人员实时了解桥梁的使用情况,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监管的工作效率较低和便利性较差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基于5G技术桥梁电子安全预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技术桥梁电子安全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对桥梁发生的位移进行监测功能,不便于监测人员实时了解桥梁的使用情况,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监管的工作效率较低和便利性较差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5G技术桥梁电子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电子安全预警装置和电子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电子预警装置包括桥墩、光伏太阳能板、激光测距仪、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数据显示屏、摄像头、警示灯和限行杆,所述无线发射器通过无线电与无线接收器形成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通过导电线与数据显示屏形成数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安全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监测:通过激光测距仪进行对桥体发生的位移进行监测;
S2.数据发生:激光测距仪监测的数据通过无线发射器发生给无线接收器;
S3.数据中心:无线接收器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同时通过数据显示屏显示数据,通过数据中心计算得到监测数据;
S4.判断:数据中心对接收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判断是否超出位移,当判断检测的数据没有超出警戒数值时,数据不保存;
S5.启动:当判断检测的数据超出警戒数值时,启动摄像头、警示灯和限行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