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4903.8 | 申请日: | 202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曾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佳兴 |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81/02;B65D8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4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防震 物流 运输设备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底座(101)以及容器(102),所述底座(101)水平设置,所述底座(101)的上部边缘一体设有凸沿,且所述底座(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震支脚(3),所述容器(102)通过橡胶支撑件(10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的上部,且所述容器(102)的上部为开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还包括上盖(103),所述上盖(103)盖设在所述容器(102)的上部,且所述上盖(103)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所述上盖(103)的两端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手(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支脚(3)包括圆筒体(301)、配装板(305)、导向杆(302)、支撑板(306)、导向块(304)以及减震弹簧(303),所述圆筒体(301)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01)的底部,所述配装板(305)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体(301)的底端端部,所述导向杆(302)竖直且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配装板(305)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板(306)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302)的底端端部,所述导向块(304)滑动安装在所述圆筒体(301)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304)的底部与所述导向杆(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303)安装在所述圆筒体(301)的内部,且所述减震弹簧(303)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块(304)的上部相抵触,所述减震弹簧(303)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筒体(301)的内顶壁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浓度调节机构(2),所述氧气浓度调节机构(2)包括盒体(201)、增氧泵(202)、进气管(205)以及排气管(203),所述盒体(20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的一端端部,所述增氧泵(202)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01)的内部,所述进气管(205)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01)的顶部,且所述进气管(205)与所述盒体(20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气管(203)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01)的一端壁上,且所述排气管(203)的一端与所述增氧泵(202)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排气管(20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容器(102)的侧壁并伸入所述容器(102)的内部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03)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204),所述单向阀(204)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容器(102)的内部设置,所述进气管(205)的上端为向下弯折的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浓度调节机构(2)还包括控制器(206)以及溶解氧传感器(209),所述控制器(206)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01)的内部,且所述控制器(206)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增氧泵(202)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溶解氧传感器(209)嵌装在所述容器(102)的底壁上,且所述溶解氧传感器(20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06)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震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浓度调节机构(2)还包括液位传感器(210)以及报警灯(208),所述液位传感器(2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容器(102)的内侧壁上,且所述液位传感器(21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06)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208)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01)的顶部,且所述报警灯(208)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206)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佳兴,未经曾佳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49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