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4725.9 | 申请日: | 2020-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杰;袁坚;王玉媛;周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A23/52 | 分类号: | F41A23/52;F41A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靶道 架空 炮位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炮位结构中空,架设在水靶道两侧,炮位顶部平台横跨水靶道,火炮基础安装在平台中间,靶道结构包括水靶道和滑盖系统,炮位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地下基础、钢筋混凝土地上支撑墙、钢筋混凝土架空平台和火炮基座;炮位结构架设在水靶道某确定的发射位置,在该位置水靶道两面墙外建造钢筋混凝土地下基础,在地下基础上建造支撑墙,在两边支撑墙上建造平台,平台在支撑墙的支持下横跨水靶道,火炮安装在平台中间。地下基础与水靶道墙壁之间填充砾石,地上支撑墙和平台和水靶道之间保持空隙。本发明用于跨介质水下发射实验,能够通过自重减轻发射产生的后坐力,有效减免发射时动力载荷对水靶道的震动影响,保证水下高速摄影的拍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体发射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
背景技术
超空泡技术已经对海战武器的研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进行超空泡技术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我国也于近年开展了超空泡技术的各项研究。一系列的水下,水面,空中或陆地发射的,在空中巡航,水下超高速运动的超空泡武器陆续问世,成为近代国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超空泡技术的一系列研究中,实验是评估超空泡武器射程,稳定性以及毁伤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超空泡技术的实验研究主要在水洞,拖曳水池和射弹实验水槽中进行。相较于水洞和拖曳水池方案,射弹实验水槽方案比较容易实现,而且能更直观的得到实验中弹丸的相关性能。为了提高实验测试弹丸性能的准确性,实验中所使用的发射固定装置必须具有抗震、稳定的特点,能够抵抗弹丸发射产生的后坐力作用,在弹丸发射后变形较小。在进行跨介质入水试验时,弹丸从空中发射进入水靶道,发射初速可达千米每秒及以上,对火炮发射装置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针对实验环境对传统的弹丸发射装置进行一定的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地下基础、钢筋混凝土地上支撑墙、钢筋混凝土架空平台、火炮基座、水靶道和滑盖系统;
水靶道的底座位于地面下方,顶部滑盖系统覆盖在水靶道上方;炮位结构架设在水靶道一端,钢筋混凝土架空平台横跨在水靶道以及滑盖系统上方,火炮基座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架空平台上的中间位置,炮位结构的钢筋混凝地下基础1建造在水靶道6两边墙壁的外侧,炮位钢筋混凝土地上支撑墙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基础上建造,支撑起钢筋混凝土架空平台以及平台上的火炮基座,炮位结构中空。从外表看,炮位结构包住了它所在位置的水靶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实现了水中高速射弹跨介质发射实验;2、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抵抗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及变形;3、设置了砾石隔震沟,减小发射时对水靶道整体产生的震动影响,保证水下高速摄影拍摄系统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水靶道架空炮位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水靶道架空炮位结构,炮位结构中空,架设在水靶道两侧,炮位顶部平台横跨水靶道,火炮基础安装在平台中间,用于实现水中高速射弹跨介质发射实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地下基础、钢筋混凝土支撑墙、钢筋混凝土架空平台、砾石隔震沟、水靶道和滑盖系统。炮位结构架设在水靶道某确定的发射位置,在该位置水靶道两面墙外建造钢筋混凝土地下基础,在地下基础上建造支撑墙,在两边支撑墙上建造平台,平台在支撑墙的支持下横跨水靶道,火炮安装在平台中间。地下基础与水靶道墙壁之间填充砾石,地上支撑墙和平台和水靶道之间保持空隙。
在进行发射实验时,火炮架设在高处,可以通过调节装置控制入水角度,利用炮位结构的自重抵抗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和变形,通过炮位基础与水靶道之间设置的砾石隔震沟,减小发射时的动力荷载对水靶道的震动影响,保证水下高速摄影系统的精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4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