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3415.5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祥;彭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环球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G18/76;C08G18/48;C08G18/42;C08G18/40;C08G18/32;C08K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叉车 轮胎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和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该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0‑40份、聚酯多元醇60‑70份、异氰酸酯5‑15份、扩链剂5‑15份、交联剂1‑3份、改性无机填料4‑8份、催化剂0.1‑0.5份、稳定剂0.1‑0.3份、发泡剂3‑6份。且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利用了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性,还利用了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在聚氨酯基体中形成的网状结构,得到的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同时具有高承载能力、高强度、很好的韧性、耐冲击性、耐磨性、高热稳定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自1885年充气轮胎的发明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轮胎材料在技术上和理论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绿色环保和节能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橡胶轮胎因其生产及使用造成的浪费、污染等问题日益被新兴的轮胎材料、生产技术所替代。其中,聚氨酯弹性体以具有优异的高耐磨性能,以耐磨橡胶著称,其硬度范围宽,高强度、高承载负荷、高撕拉强度、耐低温、耐油、滚动阻力低、优异的吸振和减震效果,而且,聚氨酯轮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很少产生废料,且废旧轮胎部分胎体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节约资源,且制造工艺简单(液体浇注成型),这些特点使之成为当今轮胎材料发展中替代传统橡胶的热门材料。但聚氨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聚氨酯弹性体在动态下的内生热严重,致使聚氨酯弹性体在使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外形尺寸将发生变化,且硬度、强度和模量性能均下降,从而限制聚氨酯弹性体在轮胎方面的应用。
叉车轮胎作为叉车运动的易损件之一,对叉车行驶中的灵便性、平稳性、安全性和使用经济性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叉车通常进行货物的装载搬运,所以叉车轮胎用的材料要求具有高负载的基本性能,这点聚氨酯恰好满足。因此,本发明开发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通过加入异氰酸酯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得到的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高承载能力、高强度、很好的韧性、耐冲击性和耐磨性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30-40份、聚酯多元醇60-70份、异氰酸酯5-15份、扩链剂5-15份、交联剂1-3份、改性的无机填料4-8份、催化剂0.1-0.5份、稳定剂0.1-0.3份、发泡剂3-6份;
该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催化剂、稳定剂、发泡剂加入到搅拌器中,温度为25-30℃,搅拌速度为4000-4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s;
步骤S2:将改性的无机填料预热25-30℃,然后加入步骤S1所得物,4000-45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0s;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转移至预热的模具中,20-40min后脱模,烘箱保温12h后得一种负重型叉车轮胎用组合物。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数均分子量为1800-2000。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为3,数均分子量为5000-6000。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扩链剂为4,4’-二苯甲烷-5-马来酰亚胺、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交联剂为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稳定剂为聚硅氧烷-氧化烯烃嵌段共聚物,发泡剂为水。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异氰酸酯为对苯二异氰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环球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环球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