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林木防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2936.9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林;王理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环美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叶斌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拔 地区 林木 防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林木防风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林木防风装置,包括两个外固定环,两个所述外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均穿插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栓,两个所述螺栓背面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两个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减震装置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固定环,两个所述外固定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内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该发明,解决了传统保持架使用木棍与麻绳结构,结构不稳固,重复利用性差,强度有限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防风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林木防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恶化,“绿色化”已经成为现实发展的紧迫需要,尤其是对于植物难以存活的高海拔地区,在平均海拔高度大于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往往冬季异常寒冷、干燥、风沙肆虐、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冬春季风大,平均每年大风天数可达130天以上,50~70%集中在冬春季,有时瞬时可达12级大风,很难搭建风障,且投资高、风险大,因此为了防风固沙、改善高海拔高寒地区生态环境,需要在平均海拔高度大于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种植林木来达到目的。
在平均海拔高度大于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林木长期受到风力影响,林木的树干将会倾斜生长,并且在强风时,树木可能会因为大风而被刮倒,导致树木的死亡,因此,出现了固定树木的保持架,在树木受风的时候给树木一个支撑力,使得树木不会因为大风而长歪或被刮倒,但是由于传统的保持架都是简单的木棍与麻绳结构,这种保持架连接不稳固,而且重复利用性差,由于是木质结构强度有限,因此也很容易被破坏,为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林木防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林木防风装置,具有结构稳定,抗风强度大,重复利用性高,不易损坏的优点,解决了传统保持架使用木棍与麻绳结构,结构不稳固,重复利用性差,强度有限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结构稳定,抗风强度大,重复利用性高,不易损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林木防风装置,包括两个外固定环,两个所述外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均穿插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栓,两个所述螺栓背面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两个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减震装置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固定环,两个所述外固定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内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倒钩锥,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杆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杆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分别与两个滑动杆相对的一侧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杆的外侧,两个所述插杆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减震装置均包括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内固定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外固定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内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外固定环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内固定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两个所述防护垫均为软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环美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环美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粉末生产装置
- 下一篇:经络导引肺功能顺应性自我训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