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机械零部件自动循环进出料打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2231.7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军 |
主分类号: | B44B5/02 | 分类号: | B44B5/02;B4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机械零部件 自动 循环 进出 料打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形机械零部件自动循环进出料打标装置,包括打标台、进料盘、出料盘、打标机;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倾斜结构的进料盘,出料口的底部下侧向固定安装有左高右低的出料盘,所述进料盘和出料盘的靠近打标台外侧面之间的中部设置有一组拨动辊,拨动辊的外侧面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拨板,所述拨动辊上侧的进料盘的内中部开设有一组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挡板,位于与所述挡板正下方的出料盘的上侧面设置有一组摆动板,摆动板的中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自动化循环进出料,适用于大批量加工打标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圆形机械零部件自动循环进出料打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机械零部件的产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零件加工成为紧缺资源,目前的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可观,但是考虑到未来发展,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的维护与建设,增强整零的战略协作,才能有效的克服行业经济波动对零部件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发挥装备优势,零部件企业近年开始向相关机械行业零部件加工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在对一些机械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为了表明该零件所属的厂家,往往需要对零件进行相应的打印标记。
一般来说,由于零部件种类以及形状的不同,在对其进行打标时,为了保证打标的准确,往往需要将其进行稳定的限制,特别是对一些圆形机械零部件来说,其灵活性较高,对其进行限制的难度也较高,而且现有的打标装置,在针对大批量的零部件时,无法进行自动的循环进出料进行快速的操作,从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机械零部件自动循环进出料打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机械零部件自动循环进出料打标装置,包括打标台、进料盘、出料盘、打标机;打标台设置为圆盘型结构,打标台的内部通过一组环形隔板分成内侧的出料口和外侧的打标区,推料区的中心处向上固定安装有一组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侧壁向外等间距安装有四组末端延伸至打标区上方的支架,位于每组支架正下方的打标区的内部设置有四组圆形结构的打标槽,打标槽的正上方设置有打标机,打标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打标机升降的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架的末端下侧面。通过打标机对输入到打标槽内部的圆形零部件进行打标操作。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倾斜结构的进料盘,出料口的底部下侧向固定安装有左高右低的出料盘。位于与出料口相对的打标槽内侧的隔板中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部设置有推块,推块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一组设置在推料区内部的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推块,推块的前侧面左右两侧通过两组弹簧弹性连接在隔板上,当弹簧未受到压力时,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收缩至推料区的内部,所述推块的后侧设置有一组与推块相互配合接触的升降块,升降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连杆,连杆的顶部朝向打标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组末端转动连接在打标机侧壁上的摆动杆,摆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左右两侧向下通过支撑套杆固定在隔板的顶部,当打标机在电动升降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带动摆动杆的右侧向上摆动,左侧向下移动,从而利用升降块与推块的接触,推动推块向外移动,进而将打标槽内部的打标后的零部件向外输出。
所述进料盘和出料盘的靠近打标台外侧面之间的中部设置有一组拨动辊,拨动辊的左右侧面通过底部固定在出料盘左右侧壁上的支撑套杆进行支撑,位于所述拨动辊右侧转动连接有一组固定在支撑套杆上的拨动电机,启动拨动电机驱动拨动辊旋转。所述拨动电机的外侧面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拨板,所述拨动辊上侧的进料盘的内中部开设有一组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军,未经刘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