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2212.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潘慧鹏;郭威;陈诗敏;郭木娟;杨春晓;吴建辉;邱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5 | 分类号: | C12N15/55;C12N15/113;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段卉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八 瓢虫 pp2a 基因 及其 防治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ds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得到一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PP2A基因,并开发了其高效沉默的dsRNA,开发了高效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技术,即直接饲喂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具有高致死能力的靶标基因dsRNA,利用dsPP2A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致死效应达到防治目的。该方法操作方便、有效性和灵敏性好、杀虫效率高,且具有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虫害防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
背景技术
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属于鞘翅目、瓢虫科,是茄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番茄及青椒等。成虫和幼虫均以叶片为食,取食下表皮、叶肉,被取食叶片的上表皮通常呈不规则网状或穿孔,严重时造成植株萎蔫甚至整株死亡。茄二十八星瓢虫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由南向北,从海南、广东到黑龙江都有分布,尤其是长江以南发生密度较大。但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由于气候变暖、贸易发展以及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扩大,一年四季茄二十八星瓢虫均有充足的食料,茄二十八星瓢虫在北京、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发生和为害愈加严重。我国在2015年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必将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危害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目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包括人工捕捉、引诱剂诱杀、化学农药防治。人工捕捉可以利用其成虫的假死性,打落后集中灭杀,也可以手动摘除卵块,但是对分散为害的幼虫没有好办法,不仅防治效果差,还带来高昂的劳力成本;引诱剂诱杀也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当前,其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化学农药过度频繁的使用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众多问题。所以,急需新的杀虫方式的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用于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控。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短片段RNAs(siRNAs)触发,促进同源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转录的作用机制。RNAi现象首先在线虫中发现,随后,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均有发现。RNAi已被广泛的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并在开发新的害虫治理策略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抑制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可以高效地靶向沉默害虫基因,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但是目前缺少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靶基因。
本发明人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利用直接饲喂外源dsRNA的方式即可导致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因此从基因层面开发适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外源dsRN A产品,使用方便、成本低,更由于基因抑制的特异性,可实现精准的防治效果,对环境友好,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高效杀虫靶标基因的获得是影响应用RNAi技术进行害虫防控最重要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防控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本发明基于该基因开发一种高效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技术,即直接饲喂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具有高致死能力的靶标基因dsRNA,利用dsPP2A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高致死能力达到害虫防治目的。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有效性和灵敏性好、杀虫效率高,且具有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的dsRNA。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PP2A基因或其抑制剂任一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和/或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PP2A基因或其抑制剂任一在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和/或制备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