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轨道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2130.X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炉;翁建斌;张勃;叶永念;王盈涛;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23;F16F15/0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轨道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轨道减震装置,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下端设置有底垫,底垫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凹槽一,支撑杆滑动安装在凹槽一内,支撑杆可在凹槽一内上下滑动,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所述套筒下端一体连接有底筒,底筒内设置有凹槽二,所述支撑杆下端一体连接有凸台,凸台滑动安装在凹槽二内,凸台的直径大于凹槽一的直径,所述套筒外侧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下端,弹簧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筒顶端;通过设置弹簧一,弹簧一可减缓支撑板向下移动的速度,对轨道起到缓冲的作用,当遇到不平路段时,弹簧一还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证地铁平稳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轨道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铁轨道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指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敷设方式。不管地铁的建筑形式如何,其均是现阶段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地铁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地铁有诸多的优点。
但在地铁行驶的过程中,车轮与轨道接触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冲击能,造成较大的震动,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的影响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减震装置来对地铁进行减震处理,现有的减震装置减震效果不佳,需要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轨道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轨道减震装置,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下端设置有底垫,底垫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凹槽一,支撑杆滑动安装在凹槽一内,所述套筒下端一体连接有底筒,底筒内设置有凹槽二,所述支撑杆下端一体连接有凸台,凸台滑动安装在凹槽二内,凸台的直径大于凹槽一的直径,所述套筒外侧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下端,弹簧一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筒顶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垫的材质为橡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垫,空气垫内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多个弹簧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二的数量为三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垫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两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位于空气垫的两侧,液压减震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末端固定连接在轨道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减震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簧一,弹簧一可减缓支撑板向下移动的速度,对轨道起到缓冲的作用,当遇到不平路段时,弹簧一还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证地铁平稳的运行;通过设置底垫,可进一步对轨道进行减震缓冲;通过设置空气垫,可对轨道起到缓冲的作用,且空气垫具有较大的弹力对轨道进行减震;通过设置螺钉,可将底座固定连接在地面上,进而对轨道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液压减震器,可减缓轨道向下运动的冲击力,起到减震的作用,还可减缓轨道的反弹力,对轨道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设置减震垫,减震垫可对地铁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