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2049.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黎威志;阳瑞霖;刘坤林;王轶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轩勇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偏氟 乙烯 柔性 湿度 传感器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属于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硬质基底;(2)光刻成形;(3)沉积牺牲层和金属层并去除光刻胶;(4)高温退火;(5)制作柔性湿敏材料;(6)刻蚀牺牲层,即可得到柔性湿度传感器。本发明制得的柔性湿度传感器兼具柔性和强度,先在刚性基片上制作金属叉指电极,从而进行高温退火,有助于改善金属叉指电极的硬度,降低残余应力,解决柔性传感器普遍的迟滞较大的难题,同时使金属结构更加稳定,消除组织缺陷,从而提高柔性湿度传感器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柔性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湿度传感器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因此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备备受关注。柔性湿度传感器由柔性湿敏材料(兼做基底)和叉指电极组成,传统湿敏材料聚酰亚胺灵敏度偏低,而经无机电解质改性的聚偏氟乙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有利于对低湿环境的检测。不过相较聚酰亚胺湿敏材料,聚偏氟乙烯能耐受温度较低,因此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备过程无法经过高温退火,使得金属叉指电极往往附着性差,缺陷较多,阻值偏大,进而严重影响到器件湿敏特性;因此,结合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方案,可以获得高性能柔性湿度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聚偏氟乙烯能耐受温度较低,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备过程无法经过高温退火,使得金属叉指电极附着性差,缺陷较多,阻值偏大,进而严重影响到器件湿敏特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清洗硬质基片:选用基片,清洗后烘干;
步骤2:光刻成形:在基片上旋涂光刻胶,经前烘、曝光、后烘、显影操作后,形成立体图形结构;
步骤3:沉积牺牲层和金属叉指电极:光刻成形后,在基片上溅射沉积一层牺牲层金属,后沉积一层金属叉指电极,将沉积后的元件去除光刻胶,剩余形成立体结构的金属叉指电极;
步骤4:高温退火:将步骤3处理后的元件置于退火炉中进行高温退火;
步骤5:制作柔性湿敏材料:在金属叉指电极上旋涂柔性湿敏材料,并加热固化;
步骤6:刻蚀牺牲层:将步骤5处理后元件浸泡于牺牲层的刻蚀液中,牺牲层完全溶解后,金属叉指电极连同柔性湿敏材料从基片上自然脱落,即得到柔性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基片选用双面抛光的硅片作为基片,依次置于丙酮、乙醇及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时间为3-8min,清洗后烘干。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刻胶为负性光刻胶,旋涂速度为前转800-1200转/分钟,旋转10-14秒,后转3800-4200转/分钟,旋转35-45秒。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前烘湿度为140-160℃,时间为2-4分钟,曝光时间为20-22秒,后烘湿度为90-110℃,时间为2-4分钟,显影时间为18-22秒。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光刻图形为叉指形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牺牲层为金属铬或钛,沉积时间为3-5分钟;金属叉指电极为铂或金,沉积时间为10~3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退火湿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2.5℃/min,降温速率为自然降温。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柔性湿敏材料为无机电解质掺杂的聚偏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