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1981.2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3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员锋;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泰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8G63/78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马金海 |
| 地址: | 4575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涂料 饱和 聚酯树脂 生产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仓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贯穿所述仓体,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仓体转动连接,对物料混配时,通过搅拌叶对物料进行混配,同时通过第一壳体配合第二电机和水泵对物料进行打散,防止物料之间产生粘黏,从而提高对物料的混配效果,同时提高对物料的混配效率,且在物料进行混配时,通过电加热管配合温度传感器对物料的混配温度进行掌控,从而提高对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树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直链结构的多元醇与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树脂具有线性结构,柔韧性非常好,主要用途是在涂料行业,根据树脂性能和结构的不同分别可用于卷材涂料的面漆、底漆、背漆,也有用于油墨和热覆膜卷材用的饱和聚酯树脂。
现有的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物料混配时,物料之间容易粘黏,难以进行打散,导致物料的混配效果较差,同时对物料的混配效率较低,降低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效率,且在物料进行混配时难以对混配温度进行掌控,降低对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质量,为此,提出一种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设备,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仓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贯穿所述仓体,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仓体转动连接,所述仓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贯穿所述仓体,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仓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侧壁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仓体焊接,所述仓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液口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仓体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贯穿所述仓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仓体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仓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水泵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仓体的下表面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阀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仓体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顶部连通有量筒,所述量筒的顶部连通有漏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仓体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底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四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底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仓体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一侧与所述仓体铰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仓体的前表面焊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门体的前表面焊接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泰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泰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