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X86架构的安全启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1938.6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皓;吴春光;刘步权;齐璇;战茅 | 申请(专利权)人: |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8/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x86 架构 安全 启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X86架构的安全启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编译机产生可信根证书和被证书签名的内核rpm包;步骤S2:利用测试机导入可信根证书,并打开SecureBoot功能。本发明使用X86平台下的UEFI软件中的SecureBoot功能,通过使用自制根证书和签名重新编译内核源码包,从而保证了PC或服务器中的Linux内核和initramfs的有效性,当内核或initramfs被修改后,无法进入系统,达到防止他人私自篡改内核和initramfs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X86架构的安全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X86架构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通常都是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如CentOS、Fedora、Ubuntu。Linux的内核和initramfs都是开源的,可能会被篡改,这就会给服务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这个安全隐患,就需要带有安全启动功能的X86平台,在开机启动时主动度量linux内核和initramfs,从而保证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Intel公司牵头研发的UEFI软件代替了BIOS。UEFI软件提供的SecureBoot功能用于保证linux内核和initramfs的有效性。但是大多数X86架构的主板在出厂时,使用的是微软可信根和Fedora可信根。当我们把使用Fedora或CentOS提供的内核软件包源码编译内核时,也会使用Fedora可信根。这就会导致虽然开启了安全启动功能,但无法保证内核和initramfs的有效性。
也有不使用UEFI软件的SecureBoot功能实现安全启动的方法,有的面向嵌入式,不适用于X86平台,有的需要借助其他特殊芯片、特殊处理器,不适用于常见的PC或服务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X86架构的安全启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编译机产生可信根证书和被证书签名的内核rpm包;
步骤S2:利用测试机导入可信根证书,并打开SecureBoot功能。
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制作SecureBoot的启动证书;
步骤S12:进行签名证书创建;
步骤S13:制作SecureBoot启动的证书的uefi-secureboot-key软件rpm包;
步骤S14:安装secureboot启动的证书的rpm包;
步骤S15:重新编译shim-signed、grub2、kernel。
其中,所述步骤S13包括:将生成的myca.der以及tmp文件夹中的cert8.db、key3.db、secmod.db打包为uefi-secureboot-key-1.0.tar.gz,然后使用SPECS文件:uefi-secureboot-key.spec制作为uefi-secureboot-key-1.0-el7.x86_64.rpm。
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更新编译机编译的shim、grub2、kernel;
步骤S22:导入证书;
步骤S23:系统重启,进入shim,开启SecureBoot。
本发明使用X86平台下的UEFI软件中的SecureBoot功能,通过使用自制根证书和签名重新编译内核源码包,从而保证了PC或服务器中的Linux内核和initramfs的有效性,当内核或initramfs被修改后,无法进入系统,达到防止他人私自篡改内核和initramfs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麒麟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麒麟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南极磷虾金属螯合肽
- 下一篇:快递柜寄件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