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闲置状态停靠楼层分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1432.5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 |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4;B66B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张文杰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梯 闲置 状态 停靠 楼层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闲置状态停靠楼层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电梯停靠楼层获取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定时模块、统计模块、报警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时段运行的电梯管理策略,以解决上下班时段中因大量等电梯的人群而产生的人员滞留问题,通过计算每个时间段内每层电梯的使用人数以及电梯使用率,合理的安排闲置电梯的自动停靠,减少不必要的等电梯时间以及下降过程中的多楼层停靠而产生的电梯损耗,循环调取前一天对应时间段的电梯使用率和电梯停靠楼层数,不断更新每天的电梯停靠策略,通过上下楼层的按键时间先后,合理安排电梯进入人数,以满足各楼层的电梯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闲置状态停靠楼层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居民楼、写字楼等一些建筑高度也在不断被刷新,现如今,电梯已大规模的投入到现代化城市当中,不仅如此,根据中国电梯协会预测,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电梯产量还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电梯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电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无法很好的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因闲置状态的电梯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去选择楼层自动停靠,所以在上下班时段,常常会因为等电梯而浪费大量时间,而且缺少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分段运行的策略,常常会在下楼过程中,停靠多次,这样不仅时间利用率低下,而且给电梯带来的损耗问题也是巨大的,同样的,在电梯使用高峰期,楼道里会滞留大量的等电梯的人群,常常会出现在上楼层的人们先按电梯,反而因为下楼层进入电梯人员数量满员,导致电梯直接下降,耽误了上楼层等电梯的人的时间。
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闲置状态停靠楼层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分时段运行的电梯管理策略,以解决上下班时段中因大量等电梯的人群而产生的人员滞留问题,通过计算每个时间段内每个电梯的使用人数以及电梯使用率,合理的安排闲置电梯的自动停靠,减少不必要的等电梯时间以及下降过程中的多楼层停靠而产生的电梯损耗,通过循环调取前一天对应时间段的电梯使用率以及电梯停靠楼层数,不断更新每天的电梯停靠策略,通过上下楼层的按键时间先后,合理安排以及限制电梯进入人数,以满足各楼层的电梯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闲置状态停靠楼层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闲置状态停靠楼层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电梯停靠楼层获取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定时模块、统计模块、报警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梯在闲置状态的楼层自动停靠,所述电梯停靠楼层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每次电梯停靠的楼层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每一层电梯的使用人员图像,所述定时模块用于辅助统计模块完成一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分析以及指定时间段内的数据获取,所述定时模块截取当天的上班时间段,并将上班时间段等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同时根据上班时间的早晚获取若干个时间段中的最早上班时段和最晚上班时段,其他时间段为中间上班时段,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一段时间内某楼层的电梯停靠次数以及电梯使用人数,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记录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电梯使用率、闲置电梯停靠楼层数,所述电梯使用率、闲置电梯停靠楼层数与时间段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统计模块通过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到的使用人员图像进行计数统计,通过计算此次电梯停靠楼层的使用人数与上一次停靠楼层的使用人数之差,以得到此次电梯停靠楼层所进入的人员数量,所述使用人数为该楼层进入人员数量与其之上各个楼层的进入人员数量之和,通过计算每个楼层对应时间段进入电梯的人员数量,合理安排闲置电梯的自动停靠,以解决电梯使用高峰期的人员滞留问题,节省了大量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未经杨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