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传感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1366.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颖;陈成;廖伟章;白文杰;李云栋;付靖宜;谢校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1K11/32;G01K11/32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传感 光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光缆,其包括外护套、感温光单元和发热电单元;感温光单元设于所述外护套内;发热电单元设于所述外护套内,所述发热电单元包括导电层、绝缘护层和至少两根导体,所述导体间隔布置,并穿设于所述导电层内,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护层内;以及,所述外护套和所述绝缘护层上均具有用于渗透水通过的开孔,所述导电层采用正温度系数导电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自限温、探测灵敏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光缆。
背景技术
对于大坝渗透探测以及各种管路如水管、蒸汽管路由的渗透探测,一直是行业内的难题。
相关技术中的温度探测技术是用温度传感光缆,其工作原理为:温度传感光缆中加热铜丝给光纤套管加热,使得光纤套管的温度高于被测物。一旦出现渗漏,基于热传导,渗透水流带走光缆的外护套、铠装层的热量,从而带走光纤套管的热量,进而使光纤套管温度下降,如果加热铜丝的热量无法迅速补充到光纤套管上,或者加热铜丝的热量低于渗透水流带走的热量,则光纤套管温度迅速降低,系统报警。
然而,上述温度传感光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温度控制有缺陷,产品无法做到自限温。温度传感光缆采用加热铜丝,通电后加热铜丝发热,温度上升,只要有电压和电流,加热铜丝便会持续加热,导致光纤套管的温度无法控制,过高的温度会损伤光纤,即使线路中增加温度控制器,光纤的温度也不稳定,波动很大,监测系统探测的温度曲线持续波动,容易造成系统误报警或者不报警。
其二、探测强度和范围不足。必须有大量泄漏水流,并且水流直接浇在传感光缆上,水流才能带走光缆本身的热量,光纤的温度才能降低,小的渗透水流或者周围渗水,难以带走光缆自身的热量,光纤温度不下降,监测系统无法探测到。
其三、探测灵敏度不足。温度传感光缆受到加热铜丝的功率、光缆结构、水流的流量和速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缆结构紧凑,加热铜丝与光纤套管近距离接触,光缆外层用铠装层加外护套保护,当渗透水流浇在光缆外护套上时,一方面,通过铠装层和外护套所能带走的光缆的热量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光缆温度的下降,加热铜丝的加热功率提高,通过热量的持续传递,使得光纤的温度不会下降到监测系统设定的报警温度,故此时可能会出现系统不会报警的情况,从而使得感温探测失去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光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自限温、探测灵敏度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光缆,其包括:
外护套;
感温光单元,其设于所述外护套内;
发热电单元,其设于所述外护套内,所述发热电单元包括导电层、绝缘护层和至少两根导体,所述导体间隔布置,并穿设于所述导电层内,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护层内;以及,
所述外护套和所述绝缘护层上均具有用于渗透水通过的开孔,所述导电层采用正温度系数导电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采用遇水导电失效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位于相邻的两根导体之间的部分开设有若干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导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温光单元包括沿径向由内而外依次布置的感温光纤、光纤护套和内护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温光纤采用多模光纤或光栅光纤;和/或,
所述光纤护套采用尼龙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阻燃聚乙烯或耐高温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制作而成;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